第120章 我兒子餓死了

          “這樣的一畝田,能夠產(chǎn)多少糧食?”

          趙驚鴻微微搖頭。

          這就是沒有下地方去落實(shí)的問題所在,扶蘇壓根不知道真正的普通百姓生活的什么樣。

          像咸陽周邊的百姓,臨近咸陽,生活自然好許多。

          但是較遠(yuǎn)一些的地區(qū),百姓的生活條件就沒那么好了。

          “二弟,你覺得天下百姓都應(yīng)該住在磚瓦房里嗎?”趙驚鴻問。

          扶蘇點(diǎn)頭,“就算商周時期,也已經(jīng)開始普及磚瓦房了啊,為何到了大秦,大家反而住在了茅草屋里?”

          趙驚鴻笑了。

          扶蘇說的沒錯。

          磚瓦在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在諸侯時期更是達(dá)到了巔峰,很多人都住上了磚瓦房。

          但是,磚瓦房的成本畢竟很高。

          普通百姓溫飽都還成問題,哪來的時間和金錢,以及體力去建造磚瓦房?

          哪怕到了二十世紀(jì)初期,很多人都需要積攢很久,才能蓋得起來兩三間磚瓦房。

          更別說這個重稅的大秦時期了。

          他們進(jìn)入村子。

          這些高頭大馬,還有身穿錦衣華服的男子,村里的孩子可沒見過,頓時一個個好奇地爬過來,圍著他們跑來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