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不只是家事 (五更求訂閱!)
作為不需要觀政的皇太孫,朱允熥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可是也不能睡的太晚。
差不多辰時就起床,七點左右起床不算晚,不過相比起有些人肯定就不算早。
簡單的鍛煉身體、吃完早飯還不到八點,朱允熥就匆匆趕往文華殿了。不用觀政、上朝,不代表他就可以閑下來。
作為洪武二十四年的狀元,許觀是翰林院修撰,還沒到而立之年。
朱允熥一開始‘沒認出’這個人,可是知道許觀還是會元、解元,這才反應過來許觀還沒有改回父姓。
這就是從童生到狀元,一路所向披靡,不僅順利通過六次考試,且均獲榜首的六首狀元‘黃觀’。
朱允熥接過許觀遞來的文章看了看,說道,“文辭太華麗,不妥。只做宋師生平,不做點評,可以談及宋師教授我父,也無需避諱宋師長孫宋慎卷入胡惟庸案。”
許觀立刻明白了,說道,“臣明白了。”
朱允熥微微點頭,對許觀說道,“去年你殿試時所主張‘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無擾,邊境無虞’甚好。現在還要潛心修學,只是千萬不要只做文章,不懂時政。”
別看朱允熥還不到十五,而許觀都快三十了,但是他在這里老氣橫秋的指點許觀,沒有人覺得有什么違和。
朱允熥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喜歡談經論道、點評文章,只是也千萬別只是當個詞臣。眼高手低之輩不少,你是狀元,該學實務。”
許觀立刻跪下規規矩矩說道,“臣謹遵教諭!”
給宋濂的壙志,朱允熥自認為沒有那個文采,所以就讓翰林院的人幫忙潤筆,大家也不認為有什么問題。
結果這么一找,還真的發現了幾個歷史上留下不小名氣的人。
許觀就是其一,可惜許觀在政治上沒有留下太多成就。倒是在靖難后期投江而死,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更是先一步守節而死。
有人說是愚忠,不過在如今的倫理綱常當中,許觀和他的妻女的所作所為值得歌頌、表揚。
也就是朱棣立場尷尬,沒辦法為建文忠臣補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