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 第139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139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提升民生、發(fā)展科學(xué)技術(shù),這些都不是小事情。

          朱允熥從來都不會小看古人的智慧和一些科學(xué)水平,也明白科學(xué)技術(shù)是需要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這些事情他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夠帶來更多的驚喜。

          在踏青結(jié)束回到了皇宮,朱允熥立刻召見嚴(yán)震直,讓他準(zhǔn)備好修建武苑的事情。

          將傅友德等人以及返回應(yīng)天府的藍玉召入文華殿,朱允熥也要商量一些事情。

          “此前不管是對勛貴仔細承襲爵位,或者是讓人承替父兄之職,朝廷都有一些考校。”朱允熥就主動開口,說道,“只是這些年你們也看到了,雖偶有戰(zhàn)事,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少了些。”

          傅友德對此肯定是有話要說,他年輕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或者是準(zhǔn)備去打仗了。

          大明開國后,雖然前些年也四處征戰(zhàn),可是最近這幾年的戰(zhàn)事確實少了很多。

          作為傅友德來說,自從平定云貴之后,他實際上也基本上沒有帶軍的機會了。

          朱允熥就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你們應(yīng)該也知道,天下承平是好事情。只是文恬武嬉的,總歸不是一個好事。”

          對于這些現(xiàn)象,傅友德、藍玉這些人可以說是深有感受。

          他們從亂世走來,知道當(dāng)初那是怎么樣一個混亂、民不聊生的世道。

          他們的成長、功績,也都是從尸山血海中得來,一將功成萬骨枯,不要說手底下的一些士卒了,就算是一起并肩作戰(zhàn)的好友、同僚,也都有馬革裹尸的例子。

          朱允熥看著眾人,說道,“文恬武嬉是大忌,你們更要明白勛貴人家該與大明社稷相互依存。文官那邊可以通過科舉不斷涌現(xiàn)人才,勛貴人家要是敗落了,很難再有作為。”

          其實朱允熥的說法夸張了,勛貴人家的就算是敗落了,可是只要子孫步入仕途就有非常高的起點,稍微有點成績就容易出頭。

          不過這時候肯定是要有些危機感,有些事情就要說的嚴(yán)重一點。

          常升就立刻拍馬屁說道,“殿下思慮長遠,臣等不及!”

          有著常升帶頭,其他的勛貴也都是跟著有樣學(xué)樣的拍馬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