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小氣

          對于老朱來上朝這件事情,大家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好奇怪的。

          哪怕這兩三年來老朱上朝的頻率越來越低,可是一些重要的場合從未缺席,有些大事還是需要他來定奪。

          偶爾心血來潮來奉天殿主持早朝,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這是皇帝的權力。也不得不說老朱,這也算是開創了大明皇帝‘不上朝’的先例。

          當然這和以后的正德、嘉靖還是有本質的區別,老朱不上朝是在為朱允熥鋪路。那兩位的話,不一定是在安心享樂、修道,也是在奪權、制衡。

          權柄依然在皇帝的手中呢,就算是老朱不來上朝,文武百官也不敢有什么放肆,畢竟早朝還有皇太孫在坐鎮。

          開朝后,簡單的各衙門奏報,老朱基本上沒什么意見,大多數也都是讓朱允熥處理。

          等到奏事環節,陳迪主動出班說道,“啟奏陛下,各地衙門已經張貼傳位詔書,天下黎民俱已知曉。”

          老朱也不生氣,笑著說道,“好,這般好事是該早些昭告天下,我大明子民也該知道要皇太孫英明睿智,能為大明社稷謀福。”

          百官對此也習以為常了,以前皇帝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夸贊太子。現在也沒什么改變,總是不斷的在各種場合夸獎太孫,讓大家都知道儲君很好。

          朱允熥對此都習以為常了,一開始或許還有些羞恥感、會覺得稍微有那么一點臉紅,但是聽多了就真的覺得沒什么。

          有些時候一些上位者真的不是昏聵,而是每天只能聽到各種贊美,時間久了自然也就習慣了只聽一些悅耳的話了。

          陳迪壯起膽子說道,“陛下,臣斗膽。禮部當籌辦大典,只是未能知曉日期,很多事情就難以籌辦。”

          皇帝傳位詔書都已經頒布了,可是沒有定下來具體日期。大家都不懷疑老朱傳位的真實性和決心,可是沒有具體的時間,很多事情也心里沒底。

          不要說陳迪這個時候非常的緊張了,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開始緊張起來了,因為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敏感了一些。

          老朱倒是干脆,直接說道,“朕是在壽誕之時定下傳位之事,這些天朕也問了欽天監。太孫生辰后七天為吉日,可登基。”

          這一下答案算是徹底明確了,也沒有讓人特別意外,畢竟此前猜測的重點時間節點就包括朱允熥的生辰。

          拖到明年是不可能的,因為到時候自然也就是要考慮改年號之類的事情。不可能前腳登基立刻就改年號,正常情況下是要繼續先前的年號到新一年。

          除非是朱棣那樣的情況,在七月初一,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號,改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為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