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 第391章 事無巨細

      第391章 事無巨細

          對于朱允炆的刻薄寡恩,不要說朱允熥早就心知肚明了,現在老朱也都是越來越清楚的了解一些事情了。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心里一度偏向自小守禮、飽讀詩書的允炆,想想看還是心有余悸。

          真的要是立允炆為太孫,先不說會不會將江山社稷給治理好。單純就是以允炆的性格,宗室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允熥就算是再能折騰,在大事上不含糊,治理江山也是有心里的規章,做事還是比較穩妥。最主要的是看似對宗室有不少限制,但是也從不虧待。

          朱允炆的吳王府里犯事的官員肯定是要拿來問罪,這件事情也根本就沒有什么可說的。

          哪怕給朱允炆一些顏面,有些時候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這件事情涉及到海貿,不找人出來背鍋肯定說不過去。

          朱允熥在處理完朱允炆的事情,問道,“秦王呢?”

          “回陛下,秦王殿下三日后能過淮河。”張福生立刻開口說道,“秦王殿下的請罪折明日就能送到,似是未有自辯。”

          朱允熥滿意的點頭,該說不說,他的這個二叔雖然又一次惹了麻煩。但是好在問題不算大,最主要的是態度十分的端正,挨打就立正。

          “這樣也好,省去了我不少麻煩。”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讓人領著二叔回鄉,就和二叔說清楚,明年祭祀天地、宗廟的稻米,都該是他來種。”

          其他人也都習慣了,只要宗室犯錯,肯定是回鄉種田。

          朱守謙、朱橚、朱樉,這三個人是主力,他們親手種出來的稻子肯定有作用,基本上都是拿來祭祀天地和宗廟等,好歹是宗室藩王呢。

          犯事的宗室肯定是要處置,而對于那些貪官污吏等,朱允熥肯定不會手下留情。

          暴昭等人都有些戰戰兢兢,這一次去了太倉,他們也確實查出來了不少事情,也有著一些心驚肉跳,會覺得不少人根本沒有長記性。

          郭桓案、空印案才過去多久啊?

          怎么這才十來年的時間,很多人好似就徹底忘記了那樁大案一般了。

          朱允熥看著奏章,臉色非常的不好看,“這些商賈的心思倒是多,我看這不只是商賈們有能量做出這些事情吧?”

          其他人對此也心知肚明,這一次太倉那邊的案子,看似是一些商賈利用各種手段拉攏一些官員,可是顯然商賈等人也就是被推出到前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