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王揚是哪部小說的主角 > 第126章 屈孑真跂求伽(不是亂碼)

      第126章 屈孑真跂求伽(不是亂碼)

          女子手指輕點桌案,點了幾下停住,微笑道:“其實你根本沒有后手。”

          王揚心中猛地一跳,笑容不變。

          ——————————

          注:本章中神秘女子所言“屈孑真跂求伽”和“彌偶可社句”皆鮮卑語的音譯。鮮卑語雖已消亡千年,但仍可從史料中窺得一鱗半爪。第一句的語法結構是“屈孑\\真\\跂求伽”。

          《魏書·鐵弗劉虎傳》云:“衛辰第三子屈孑,本名勃勃,太宗改其名曰屈孑。‘屈孑’者,‘卑下’也。”

          《魏書·長孫嵩傳》中則作“屈丐”。

          出現差別的原因是《魏書》中的鮮卑語都是漢語音譯,“丐”和“孑”(jie)雖然現在聽起來差別很大,但在中古時并非如此。“丐”的中古音在去聲十四部泰韻,反切是‘古太切’。而“孑”的中古音在去聲十六部怪韻,反切念‘古拜切’。

          所以這兩個字發聲是相同的,只有收聲有別。若推上古音則兩字同在祭部,乃雙聲疊韻字,按照訓詁學雙聲為訓、疊韻為訓,則兩字不僅音通,義亦相通。

          《說文》:“孑,無右臂也”。《廣雅》:“丐,求也。”無臂故有求,此亦相通之證。所以《魏書》一處寫“屈孑”,一處寫“屈丐”,無論從音還是從義上講都沒有任何問題。

          《南齊書·魏虜傳》:“國中呼內左右為直真......帶仗人為胡洛真,通事人為乞萬真,守門人為可薄真......殺人者為契害真.....三公貴人為羊真......”一共列了十幾個音譯,每一個詞都是以“真”為結尾。則“真”字很可能為名詞后綴,翻譯成......的人。

          “跂求伽”出《北齊書·徐之才傳》:“之范出告之才......童謠曰:周里跂求伽......之才曰:跂求伽,胡言去已。”

          綜上,“屈孑真跂求伽”的意思就是“卑下者退去。”

          當然,我這個復原是按常見順序的動詞謂語句來的,如果鮮卑語的習慣是說這句時倒裝或者加什么語助詞,那我組的這句話在真鮮卑人聽來說不定就奇奇怪怪,不過應該也能聽懂。

          “彌偶可社句”出《魏書·蠕蠕傳》:“推婆羅門為主,號彌偶可社句可汗,魏言安靜也。”蠕蠕就是柔然,魏言是指漢化后的北魏之言,也就是漢語。女子說這句,意思就是讓王揚安靜。

          學界關于柔然語是否就是鮮卑語的問題尚未有定論,有些學者更愿意使用比較謹慎的用語比如“高度的相似性”(朱小略《中|國古代外|交導》)或者“有一部分柔然語又與鮮卑語十分接近”(張金龍《北魏政治史》)

          但無論哪種意見,柔然源于東胡拓跋鮮卑,從語系上講屬于阿爾泰系蒙|古語族,與鮮卑語乃同系語言,此當無疑。且柔然祖先木骨閭自幼被鮮卑貴族掠為奴隸,故柔然間通行鮮卑語亦屬正常。所以女子說這句讓王揚安靜的話有可能是純鮮卑語,但也有可能并不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