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自朝堂一脈初始出現時,文壇學子無不歡呼。 因為他們發現,國運加身,可以讓他們的儒道修行更加順暢,突破更為容易。 那時候,大量的學子走進了十國朝堂。 以官身,修儒道。 本來這是好事,既可輔助修行,又可傳道天下。 然而,皇家朝堂這等名利場,又豈是那么好待的? 官官相護,人情往來,徇私枉法... 權利,在朝堂之上有了具象化的體現。 一言定生死,一語萬財來。 修儒之人,最注重‘德行’。 可就算在心志堅韌之人坐于高堂,面對美人、資源、財富、權利...等等的誘惑時,還能否一直恪守本心? 也是自那時起,儒道之中有了新的詞匯,同流合污! 大量儒道學子進入朝堂,雖修為逐漸高深,但‘德行’卻漸漸爛掉了。 烏煙瘴氣的儒道,被天下人不齒,更有甚者,曾做過焚書坑儒的壯舉! 那時的儒道,大能者不計其數,看似風光無限。 可實則,儒道的風骨,卻在漸漸消失。 直到,那名為李輕塵的儒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