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下馬威

          彭泰來發言之后,就輪到了新任的鎮黨委書記何勝嘆。

      何勝嘆的發言主要圍繞三點,把破難攻堅的工作干勁激發出來,把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圍營造起來,把廉潔從政的良好作風發揚起來。

      這三點,真是每一點都戳在現在白彭鎮的要害上。這也讓全體干部知道,他的工作方向在哪。

      張元慶能夠看出來,這位老書記,作風很硬。不知道是不是軍人出身,將近六十歲的年紀,顯得非常硬朗。

      何勝嘆這個書記安排的有些巧妙,他是從其他鎮委書記位置臨時調過來的,那個鎮子上的鎮長也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人。

      何勝嘆一調動,那位年輕鎮長能夠順利接任鎮委書記,成為一把手。這樣一來,年輕人就有了出頭之日。而他調到白彭鎮來,這位老書記還有兩年就要退了。

      這種安排對張元慶非常有利,因為他明年正式成為鎮長之后,一年多的時間,就可以接任鎮委書記的職務。

      這個安排,要說沒有周強斌或者常明云的手筆,那是不可能的。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句話能傳承千年,是沒有錯的。

      正如現在那些干部,為什么都看向張元慶,就是因為知道這個年輕人才是白彭鎮的未來。

      何勝嘆的發言簡短有力,這讓張元慶必須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發言。因為自己如果發言太長,那么就顯得有些不懂事了。

      所以張元慶將發言調整為個人感受,以此次進入這個崗位,是人生道路上新起點、新征程、也是新的考驗為切入點。

      他鄭重表態,責重若山,行勝于言,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化感恩之心為奮進之志,變豪邁之言為務實之舉,卯足干勁,竭盡所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負群眾期望和組織信任。

      如此一來,不至于喧賓奪主,而且也有自己的特色。

      很多人都發現,張元慶在發言的時候,跟何勝嘆一樣,都是脫稿發言。

      兩人的發言,都是僅僅圍繞彭泰來講話的意思,而且有點相輔相成。

      張元慶的站位擺的很正,這也讓一直關注他的包容,輕輕松了一口氣。

      隨后是其他人的發言,就有些乏善可陳了。白彭鎮的領導班子成員,現為12人,除去鎮委書記、鎮長及人大主席,這一二三把手之外,配有專職副書記、宣傳及統戰委員、人武部長、紀委書記、組織委員、政法委員,以及三名副鎮長。

      最后由縣人大這邊的梅同君作為代表,歡迎新任領導。其實他也有些尷尬,別看他位置排在第三,實際上在楚承主政的時候,就被邊緣化了。

      那個時候,他還有些憤憤不平。現在想來,要不是邊緣化了,現在只怕自己也不能在這里代表發言了。

      不過上一屆班子都倒了,對他也不好。他算是“前朝余孽”了,看看新一屆班子,覺得以后也有點懸。

      他主要就是觀察著一二把手,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書記何勝嘆,一個狼崽子張元慶,估計未來也未必有他說話的份。

      好在他已經得到了上面的一些指示,他的任務就是維持穩定。

      穩定好啊,不要再鬧了,我老人家還想安穩退休呢。梅同君一邊想著,一邊慷慨激昂的表態,一定繼續深懷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一片掌聲中,會議結束,白彭鎮一個新的階段已經拉開序幕。

      彭泰來和新任班子開了一個小會,反復提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及舉一反三。說完之后,連飯都沒吃,就帶著包容一起離開了。

      張元慶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感受到這位彭書記看向自己的時候,目光之中透露出一絲冷厲。如果算上白彭鎮這一次,張元慶兩次展露頭角,都在常溪縣拉下了一批人。這位老班長,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張元慶對此也不是很在乎,說實話,之前彭書記把趙奕拉過去談話,他就有些抵觸。白彭鎮的問題,他不相信這位縣委書記毫無所覺。

      只不過為了所謂的穩定,試圖把這件事給壓下來。壓下來管用么,壓下來就能夠鄉村振興了?壓下來就能夠粉飾太平了?

      所以當張元慶開始動手的時候,兩人的矛盾就已經結下了。

      彭泰來離開之后,梅同君笑了笑:“大家今后都是同事,今天晚上就在食堂,好好聊一聊?”

      說著,梅同君就看向何勝嘆。雖然張元慶是很有潛力的二把手,不過體制內還是以一把手為尊。

      何勝嘆點了點頭:“嗯,抬石頭吧?!?br/>
      抬石頭是外地傳來的方言,也就是AA制。

      羅韓城在一邊連忙表現:“各位領導,這一餐讓我來請吧?!?br/>
      楚承雖然倒了,但是羅韓城這個黨政辦主任還在。至少目前為止,他還在任上。這時候,有機會能夠獻殷勤,他自然是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