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官嫂精選張元慶秦林宇 > 第439章 衣冠禽獸

      第439章 衣冠禽獸

      郭申石之后又開口試探了幾次,甚至張元慶感覺到,對方暗示自己松口。

      原本張元慶就不會說這番話,更不要說郭申石的暗示。這個家伙,能有什么好心思眼。以兩人對立的情緒來說,對方只會給自己挖坑。

      張元慶死活不松口,郭申石只能冷哼一聲:“行了,談話結(jié)束,你可以出去了。對于我們的談話內(nèi)容,請你保密。”

      張元慶點了點頭就出門了,他出門的時候,看到了王澈。

      他估計王澈是來找自己的,所以走了過去。

      果然王澈笑著說道:“縣長正在等您呢。”

      張元慶跟著他去了縣長辦公室,常明云平時都在看文件,可是今天則是站在窗前,不知道在看什么。

      張元慶進(jìn)來之后,王澈就出去了。

      常明云轉(zhuǎn)過身來,一臉笑容,隱隱似乎有些得意:“元慶,快坐。”

      此刻的常明云,似乎忘記了昨天的不快。不過他越是這樣,張元慶越是知道這家伙心里扎了刺。

      張元慶坐在常明云辦公桌對面,常明云走回來卻沒有坐,而是繞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聽說電視臺的采訪記者這兩天就要過來,你可要成為名人了。”

      張元慶嘆了一口氣:“常縣長,您應(yīng)該知道這個名人可不好當(dāng)。以我現(xiàn)在的級別和年齡,被架得越高,就有可能摔得越狠。我也不知道是得罪哪路神仙,這是要整我啊。”

      常明云聞言,也頗為認(rèn)同:“我昨天聽說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擔(dān)憂。只是事已至此,只能想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而且你自身素質(zhì)過硬,這一關(guān)應(yīng)該不難過。”

      張元慶嗯了一聲,此時也只能樂觀一點了。

      常明云拖了一把椅子過來,他就坐在張元慶的旁邊:“剛剛你應(yīng)該經(jīng)過問話了吧,有沒有感覺這一次談話有點不一樣。”

      張元慶意識到,常明云在談話中,應(yīng)該也被問到了一些比較敏銳的問題。

      從他這個狀態(tài)來看,很有可能說了一些不該說的。

      張元慶一時沒有回話,常明云說道:“我估計彭泰來應(yīng)該是攤上事了,否則問話不會是這樣的。我特別注意了一下,每個人進(jìn)去的時間都超過二十分鐘,這是肯定不正常的。”

      聽到常明云這么說,張元慶也有同樣的猜測。

      “彭泰來這個老家伙,別看年紀(jì)一大把,毛都沒幾根了。據(jù)說他還有個老婆在國外,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常明云幸災(zāi)樂禍的說著。

      張元慶聽了直皺眉,這種空穴來風(fēng)的事情,說了也沒有什么意義,除非是有什么證據(jù)。他能看出來,常明云有些過于興奮。

      大概是意識到彭泰來要倒霉了,常明云情緒很高漲,甚至有些得意忘形的樣子。

      張元慶搖了搖頭問道:“常縣長,您是怎么和組織部人談話的?說了你與彭書記之間的矛盾?”

      常明云露出了一絲冷笑:“我是實話實說,彭泰來做得那些糟爛事,既然組織問了,我就跟組織坦白。咱們是新時代的好干部,對組織忠誠嘛。”

      張元慶心里嘆息,常明云這個格局的確是小了一點。他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次他與何勝嘆硬剛彭泰來一行人時,雙方僵持不下,常明云出面一舉解決雙方爭端。那個時候的常明云,何等的聰明睿智,處理問題手段之精巧,令張元慶都心生佩服。

      他也想到,周強斌出事的時候,自己不成熟的找他去江北市,常明云斷然拒絕自己的提議。那時候的他,雖然有點人情涼薄,卻也顯得有幾分遠(yuǎn)見。

      可是這段時間接觸以來,張元慶覺得常明云也許學(xué)識很高,可是格局欠缺了不少。

      難怪周強斌也不是那么重視他,與他并沒有密切交往。

      常明云看張元慶不說話,還認(rèn)為他在想其中的事情。于是掏出香煙,自己點了一根,給他也散了一根:“你在江北市應(yīng)該還有一些關(guān)系,這個或許就是我們一個機會。如果能夠爭取一些支持,或許就能夠把彭老狗給徹底打翻。”

      這個時候,常明云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常明云是希望張元慶能夠動用自己的人脈,對彭泰來進(jìn)行痛打落水狗。

      張元慶聽了他的想法,不由感到荒謬,于是耐著性子解釋:“常縣長,現(xiàn)在不適合做這種事情。事情還沒有明確之前,不適合輕舉妄動。更何況,彭泰來背后有侯泉年,不會那么輕易倒霉的。”

      常明云聽到張元慶拒絕了自己的提議,不由臉上閃過了一絲陰郁:“元慶,在體制內(nèi)做事,不能太過擔(dān)心。不是有句俗語,有棗沒棗打幾桿子。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抓住的話,機會可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