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買官成功、思慕文武
“昔日有班超投筆從戎,今日里鄧某修道不成,也想效仿先賢為國效力。聽說并州時有匈奴游騎出沒,正好上黨太守空缺,鄧某不才,愿自薦為之。”
鄧楓已經盡量說的委婉,但以他的情商,這話說完了還是讓兩個太監都皺眉,感覺太直接了。不過,看在對方誠意的份上,兩人都決定先原諒他。
“百人敵啊,想當個太守倒也使得。”出乎鄧楓意料的是,張讓并沒有將他說的“百八十人不算問題”當回事,仿佛這很正常。
鄧楓也沒多想,因為這是高武三國,說不定那些世間猛將都是萬人敵呢?“就是不知鄧公子是否夸大。
罷了,既是身赴邊疆,不如再進一步,正好雁門太守一職也是空缺,要求也更低一點,公子不想試試?”
你這么能打,我完全可以送你到最前線,給我一個不讓我這么做的理由先?
“不瞞讓公,上黨太守還有時間可以緩沖,但雁門沒有。鄧某自問還有點能耐,卻也不敢妄自尊大。”
我其實是個很識時務的人,不敢在得到職位后就跳反。
“你既然自稱百人敵,不展示一下的話,讓公怕是不太好說話啊!”說著話的是張金,顯然是代替張讓做了惡人,這從旁邊表情平淡不發一言的張讓身上就能看出來。
“讓公這屋子里暗了點,怕是這些蠟燭點的有些太高了。”鄧楓略一沉思,指著東側的燭光架子說道,原本掛在左側腰間的長劍已經摘下,到了右手中,此時鄧楓正握著劍柄拄在地上。
這把劍并不是什么寶劍,鄧楓因為進入時幾乎啥都沒準備,其中也包括身上的衣服和隨身的兵器。只是漢朝相比較而言還比較原始,很多后世的東西都沒有,無奈只能湊合著用。
比如這把劍就是鄧楓從一個鐵匠鋪定制的,在這個年代也算是難得的好劍,但在鄧楓眼里連垃圾都不配,卻也只能湊合著用。
至于衣服更無奈,因為這個年代連棉布都沒有,要么是麻布要么是絲綢,又或者是皮裘,鄧楓一家只好穿著《聊齋》世界煉制的妖皮外衣至今。
就在張讓父子還沒搞清楚怎么回事的時候,卻聽“錚”的一聲,一道銀光閃過,鄧楓的長劍已經重新掛在左側腰上。
原本在最上面的一排蠟燭整整齊齊的“矮了”一寸,卻仿佛沒有受到任何影像,整個蠟燭依然嚴絲合縫,看不出絲毫不協調。
一排長一寸的蠟燭段正對著上面還在燃燒的部分,同樣整整齊齊的排在燭光架子前,筆直的像一條直線。
“很好,非常好,看來鄧公子已經是謙虛了。”張讓露出滿意的笑容,順便瞪了一眼旁邊嚇得有些發呆的張金,“難得鄧公子如此自知,相信陛下會看到你的忠心。
明日里,小張會帶你去隔壁報個道,只希望你在邊關不忘陛下隆恩,踏實為國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