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第二局
后來春秋時期被孔周收藏,所以又稱孔周三劍。
含光者,視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泯然無際,經(jīng)物而物不覺。
承影者,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jīng)物而物不疾也。
宵練者,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其觸物也,驁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三把寶劍分作上中下三品,上品含光,中品承影,下品宵練。
越是次品,則越是容易被常人看見。
下品的宵練白天可以看見影子,晚上可以觀察到亮光,觸碰到它時有淡淡的感覺。
中品的承影就只有在晝夜交替之時,才能觀察到一閃而逝的影子,觸碰到時沒有感覺,但有輕微的聲響。
而最上品的含光,不見其形,不見其影,觸碰到它也沒有感覺,甚至使用它都沒有感覺,近乎于不存在。
因此,雖然商天子三劍都很難被肉眼觀察到,但只有含光被世人視作真正的無形之劍。
當然了,《列子》篇中記載的內(nèi)容只是夸大其詞,服務于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而已,實際上的商天子三劍沒那么離譜。
含光雖然無形,連光影都幾乎沒有,但它的鋒刃還是可以被人感知到的,只是需要相對敏感一些。
否則的話,勝七現(xiàn)在就不只是肋間破了一個小口子那么簡單了。
扶蘇看著顏路手中的玉質(zhì)劍柄,面帶微笑。
這把大名鼎鼎的無形之劍,他早就知道在顏路手上,但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呃,雖說真正能看見的部分不多。
下首處,趙高用隱晦的目光打量著顏路,心中暗自盤算道:
羅網(wǎng)找了這把劍這么多年,沒想到竟然在儒家手里……這個顏路,到底是什么來路?
想到羅網(wǎng)內(nèi)部幾乎沒有顏路的任何情報,趙高的心思不由活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