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百零七章 姐妹談
其他地區(qū)的糜爛程度可見一斑。
平靜源自于反秦勢力的沉寂。
他們全都盡最大努力的隱藏了起來,基本沒有讓帝國方面抓到什么馬腳。
不過在混亂與平靜之下,隱藏著的是龐大的暗流涌動。
無論是車隊內部,還是車隊外部,都有著大量的信息在不同的勢力,不同的個體之間傳遞交流。
尤其是在這場刺殺案中被直接卷進去的儒家。
雖然皇帝沒有任何追究儒家責任的命令,但只有腦子還能正常運轉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沒那么容易翻篇。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畢竟連坐好歹也得正兒八經沾點關系,總不能因為有儒家的人搞刺殺,就把所有儒家弟子都牽連進去。
墨家巨子帶頭反抗帝國,整個學派被打成叛逆分子,也沒見朝廷清算所有墨家學者。
所以大眾的看法……確切的說是儒家內部的普遍看法是,這件事會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本就一直吵吵嚷嚷的儒家學者,不僅沒有因此沉寂下來,反而越發(fā)的喧囂,態(tài)度也越發(fā)的激進。
這幾天伏念也沒有閑著,既沒少跟其他儒家學者會面,也沒少去見嬴政。
他去見嬴政說了什么姑且不論,反正嬴政愿意一次又一次見他,就說明雙方的交流沒有大問題。
而他和其他儒家學者的會面,就沒有那么和諧了。
伏念作為小圣賢莊掌門,儒家理論上的門面人物,始終在嘗試平息這場風暴,勸說儒家各派保持克制,不要再互相攻訐,更不要繼續(xù)反對帝國。
可惜,沒人接受他的勸誡。
脾性好一點的,會反過來勸說伏念不該一味屈就帝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