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逆襲1998之血仍未冷 > 第134章 七大股東(求書架)

      第134章 七大股東(求書架)

          位于天堂島的地下數據中心,四十八塊曲面屏同時泛著幽藍熒光。陸嘉明扯開領帶,眼角帶著血絲凝視屏幕上的資金流向拓撲圖——那是他團隊耗時72小時搭建的和安集團境內外資金流向模型。

          “老板,我們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發現了這家導管公司。”說話的是基地的高級經濟分析師,就見他熟練的操作電腦調出一份PDF文件,“這家注冊于2016年的SV公司,近五年接收和安資金超80億美元。”

          陸嘉明滑動觸控板放大股權結構,肅然道“查實際控制人。”

          “七層嵌套。”年輕的分析師苦笑道“最終穿透到塞舌爾的一家特殊目的信托,但今年三月起受益人開始分批變更,信托契約采用動態密碼驗證...”

          話音未落,另一側突然響起急促的鍵盤敲擊聲。負責加密貨幣追蹤的小組負責人站起身“報告,檢測到與SV公司關聯的冷錢包有異動!20分鐘前通過混幣器拆分了5000枚比特幣!”

          陸嘉明快步走到基地量子計算機終端前,看著區塊鏈瀏覽器上跳動的哈希值。暗紅色警告框不斷彈出被分割成單位的數字黃金,通過暗網賭博平臺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分七路消失。

          “倒查三年內所有關聯地址,我要知道這些幣最后沉淀在哪些合規交易所。”

          “是,老板!”

          一場大雪悄然降落京城,熙園內院有一個地下資料庫,這些年葉方用過看過的許多資料都放在這里,平常這個房間也只有葉方可以進來。

          在卓莉嚴格制定的作息表里,此刻該是背誦《聲律啟蒙》的時間。葉輕舟這是第一次被允許進入這間神秘書房,這讓他指甲蓋大小的好奇心不斷膨脹。資料庫中有一張紫檀木的辦公桌,上面放著的是關于和安集團的相關資料檔案,這些資料摞起來都要比葉輕舟還要高。

          就也見葉輕舟像模像樣的坐在辦公桌前,翻開厚重的檔案,用紅色蠟筆小心勾勒每個不認識的字——那些關于“萬能險資金池”、“股權代持協議”的復雜術語,在五歲孩童眼中不過是奇怪的線條組合。

          “加國雪山資產...”他費力地拼讀公司名稱,認真地按照葉方的指示費勁地讀著文件上的文字。

          此刻的濱海陸家嘴的央行反洗錢監測中心核心機房內,十三臺神威太湖之光超算正進行集群運算。主任科員陳宇盯著突然飆升的算力曲線在內部系統發出警,原因是系統掃描到某跨國醫療器械集團存在“供應鏈金融閉環可疑交易”。

          “貿易背景單據重復率98.7%,應收賬款轉讓鏈條涉及118家空殼公司。”機器學習模型在屏幕上標出紅色風險環,“資金最終注入香江的離岸SPV...”他忽然停頓,芒種系統彈窗提示該架構與某歷史案例相似度達91.2%,參考案例編號:。

          一周后陸嘉明再次接通了葉方的加密視頻,此刻葉方正坐在書房辦公桌前,袖口還沾著葉輕舟臨睡前偷偷塞進來的蠟筆畫,絲毫沒有注意到不遠處角落里的一張紙歪歪扭扭寫著七家公司的名字,那是葉輕舟看過和安集團檔案時謄抄下來的。

          “老板,和安集團背后通過層層穿透,我們找到了七家幽靈公司。”陸嘉明很快就將七家公司的位置傳到葉方手中平板電腦屏幕上,七顆紅點沿渤海至北部灣排成勺形,“七家公司都注冊在國家級貧困縣,享受三免兩減半稅收優惠,但財政系統顯示它們竟連續五年名列縣域納稅百強,這很詭異。”

          根據統計,每家股東后面至少還有一層企業股東,13家(35%)有背后兩層企業股東,3家有三層背后企業股東,1家有5層背后企業股東。也就是說,這37家非國企直接股東背后共有多達64家不同的企業法人股東,分布在不同層次的隱形股東結構中。而層層穿透直至自然人股東,共計86位自然人股東。

          其中,吳姓持股人共10人,合計持有安邦約14.2%的股權。林姓持股人共10人,共控制安邦大約13.8%的股份。最近一年的股權變更發生前,黃姓持股人共有10人,合計凈持股約5.5%,從姓名上分析,似乎時同一家族內的不同成員,如黃茂曉、黃茂前、黃茂生、黃茂海、黃茂川、黃微微、黃施施、黃欣欣等。不得不說,這些底層股東的集中性確實讓人覺得存在疑點。

          葉方的指尖劃過iPad上的企業公示信息,冷笑道“公司經營的范圍還挺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