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守襄樊 > 第八章 酒色詩氣盡顯

      第八章 酒色詩氣盡顯

          鴻臚寺的主事方舟,是個對文學癡迷至極的人。在宴會中,他被張平吟誦的詩句深深吸引,每一句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他心中閃耀。

          宴會一結束,他便迫不及待地收集起張平所吟的詩作,仔仔細細地整理起來,準備在回朝的漫漫路途上,慢慢品味這些詩作的韻味,探尋其中的奧秘。

          忙碌了大半夜,方舟終于將這些佳作整理成冊。看著手中這凝聚著張平非凡才情的詩集,方舟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想象著自己在歸途中,于馬車的顛簸中,在山水的相伴下,沉浸在這些美妙詩句中的情景,心中滿是期待。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方舟的臉上。他早早地便起了床,簡單洗漱過后,便帶著同樣對文學充滿熱情的左航前往張平的住處討教一二。此次獲悉這么多美妙佳句,其中有太多的典故,方舟心中有太多的疑問,尤其是對張平第一首詩中的典故出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從張平那里得到答案。

          見到張平后,方舟客氣地寒暄了幾句,便直奔主題。他翻開手中的詩集,指著那句“渭城朝雨浥輕塵”,滿臉疑惑地問道:“張大人,您詩中的渭城,究竟是何處?在下才疏學淺,竟從未聽聞過此地名。”

          張平微笑著,眼中透著一絲神秘。他緩緩說道:“主使,這渭城乃是我云游仙界時所去過的地方。在那遙遠的時空里,它本是秦代的咸陽古城,到了漢代,便改稱渭城。那里,可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說到此處,張平的眼神仿佛穿越了時空,仿佛回到了現實時空中看到了繁華的渭城。“在那個世界,經貿極為發達,街道上車水馬龍,各國的商人云集于此,交換著琳瑯滿目的商品。百姓們安居樂業,民生福祉,處處洋溢著繁榮的景象。渭城的清晨,細雨如絲,輕輕灑落,濕潤了地面的塵土,那畫面,宛如仙境一般。”

          方舟和左航聽得入了迷,仿佛眼前真的出現了張平所描述的那個渭城。過了好一會兒,方舟才回過神來,又指著下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問道:“那張大人,這陽關又是在何處呢?”

          張平輕輕一笑,說道:“這些詩句中的典故,大多源自夢游仙界時所遇到的奇妙風景。當時,那些美景與感悟深深印刻在我腦海中,我便隨手記錄了下來。主使,對于這些,無需過于執著地追求其確切出處。重要的是,詩中所傳達的情感與意境,能引起諸位的共鳴,這便足矣。”

          張平說完,話鋒一轉,對方舟說道:“方主使,您看今日是不是該進宮向江國皇帝奏明請求,拿到通關文牒了?我們離開大梁已有多時,既然此次合議晚宴也已順利舉行,如今諸事已畢,也是時候該踏上回家的路途了吧!”

          方舟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所言極是。等會下朝了,我便進宮索要通關文牒。此次和議,雖有波折,但好在結果還算圓滿。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我們就能離開江國,踏上歸程。”

          左航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此次出使江國,使團歷經諸多事情,如今終于能順利返程,實在是令人欣喜。”

          三人又圍繞著歸程的事宜商議了一番,包括行程安排、途中的注意事項等等。張平心中,也開始期待著回到大梁,回到熟悉的地方,與親朋好友相聚。

          而方舟和左航,在討論完歸程后,又忍不住再次翻開詩集,沉浸在那些美妙的詩句之中,仿佛在這短短的詩句里,藏著一個無盡的世界等待他們去探索。

          正當梁國使團上下滿心期待著早日離開江國,踏上歸鄉之路時,江國皇宮的金鑾殿內,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而熱烈。一眾大臣齊聚一堂,圍繞著一個關鍵人物——張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位身著朝服、胡須花白的大臣率先出列,躬身行禮后,神情懇切地向江國皇帝進言:“陛下,臣以為,無論如何都要設法將張平留下。您想想,年僅十八歲的少年,竟能有如此驚世之才,隨口吟誦的詩作皆為千古絕句。這般才情,實乃我江國千載難逢之瑰寶。若能將他留在江國,假以時日,其價值必定不可估量,遠非此次合議所涉及的那些白銀可比。”

          他微微一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繼續說道:“且看大梁,長久以來,正是憑借著文壇的優勢,在諸多方面對我江國形成壓制。若張平能為我江國所用,他日必能在文壇掀起波瀾,為我江國奪回文壇氣運。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我江國的聲望,更能在文化層面上壓北梁一頭,天下學子從此南歸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