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抗戰:這是潰軍?分明是美械師! > 第70章 為了兄弟,不寒磣

      第70章 為了兄弟,不寒磣

          周衛國見余繼承心情沉重,并排走到了他身邊,嘴唇緊抿說道:

          “他們為國捐軀,死得其所。”

          余繼承深吸了一口氣。“可是他們不該就這么捐軀,這場戰斗的勝利方原本是我們,而且我們還幾乎全殲了那個訓練營的鬼子,如果我們的國力能達到鬼子二十年前的水準,也不至于被打得丟掉了大片江山。”

          “我們和鬼子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無論是工業科技還是經濟、教育,都還有至少五十年的路要走,而鬼子也在發展,這個過程很可能還要持續一百年。”周衛國的心情也相當沉重。

          余繼承這時卻露出了一個戲謔的微笑:“衛國你太悲觀了。鬼子明治維新到現在也不過七十多年,進入強國行列也不過三十多年我和你打賭,不出七十年我們華夏一定能把小鬼子按在地上摩擦。”

          “七十年?按在地上摩擦?”周衛國不懂這個梗,只是好奇余繼承的信心從何而來,而且在腦補小鬼子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情形莫名的古怪和搞笑。

          “首先,我們不能閉門造車,還是要依靠龐大而便宜的人力,承接洋人們覺得已經過時,但對于我們而言還比較先進的基礎工業。”余繼承侃侃而談。

          “但是洋人會把這些技術教給我們嗎?歐洲的各個國家,其實對這些技術都是嚴防死守的。”在漢斯國留過學的周衛國知道歐洲人的德行。

          “沒那么難,洋人對于工業技術的敝帚自珍往往只針對原殖民地國家,只要我們學會貨比三家,尤其是鷹醬、漢斯和毛熊這種沒什么傳統殖民地的國家,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甚至很樂意惡心腐國和高盧。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腐國那樣卑鄙、狡猾又惡毒的腦子。”余繼承輕描淡寫。

          “聽你的描述,你似乎去過歐洲?”周衛國有些好奇。

          “我是聽延安來的那些大學生說的,他們里有很多人去那邊留過學。”余繼承毫無心理負擔的甩鍋。

          他說的這些發展路徑,其實完全就是華夏一步步在工業上發展的歷史,其中曲折值得好好再另寫很多本書。但是華夏工業技術的確不是閉門造車,而是以龐大的市場換技術,在借鑒的基礎上再創新,從而發展出獨步天下的工業能力。

          “不過眼下我們最要緊的還是兩件事。一來是把這次戰斗獲得機密情報賣給閻老西兒以及常校長,換取裝備和物資。”余繼承從兜里掏出一盒“大光”牌香煙,遞給了了周衛國一支。

          余繼承不怎么抽煙,不僅前世不太喜歡,尤其是這玩意兒在根據地也是緊俏貨。但是他發現在艱苦的戰爭歲月里,這東西的確有助于保持腦子清醒。

          而且現在他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主官,只需要帶著戰士們一股腦往前沖就行。他得去不同的勢力那里合縱連橫,擴展人脈、左右逢源,憑借自己出眾的軍xi事tong指gua揮B能力,在那些權貴人物手里換取武器裝備和各種資源。

          余繼承曾經很討厭這種感覺,這讓他有一種出賣靈魂的惡心。但是在看到了那些戰俘的悲慘結局,想到了九州營犧牲的那些戰士之后,他覺得作為這幾百號人的領袖,和這些權貴做一做交易也沒那么難受。

          為了能在戰場上少犧牲幾個兄弟,不寒磣!

          不過就算想要做到這一步,首先得給出足夠吸引人的誘餌,比如鬼子下一步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