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七章
綱子
太古紀元無極混沌元炁中有兩道意志參透大道真意,修成人形,不死不滅,自稱太尊,一為太極,一為太虛。而后開始創(chuàng)造與自己一摸一樣的族群,便出現(xiàn)了所謂的仙,也稱原始仙族,仙族修煉仙道,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太尊,不死不滅。而兩位太尊也劃分此無極混沌為仙域,在仙域中心造出玉京山,在山頂修建五城十二樓,命名為仙庭,這仙庭的目的便是傳授眾仙修行之法,然而到太古紀元中葉,兩位太尊意見相左,從而決裂,太虛帶著一小部分的仙族與太極割袍斷義,他們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嚴重的分歧,太極希望眾仙能夠閉關苦修,自己修煉自己的,順應道法自然,而太虛則希望眾仙能夠互為砥礪,甚至衍生心魔對戰(zhàn),競爭前行,而后世也確實是按照兩人的方法合并修行的。從此太虛墮仙成魔,開創(chuàng)魔之一道,以執(zhí)念入道,任性而為,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理念為基礎。而仙域也一分為二,一為魔,一為仙,由凌霄古劍隔絕兩界,不許仙魔互相侵犯,而當時正值魔道初立,仙道昌盛之時,魔祖太虛自然只得韜光養(yǎng)晦。終于,到了太古紀元末年,魔道崛起,太虛決定進攻仙庭,改仙域為魔界,而仙魔界限即凌霄古劍,自然而然被太虛所得,至此,仙魔決戰(zhàn)打響了!這一戰(zhàn),四方天帝,十二尊主,加上兩大太尊齊出,直攪得混沌元炁越發(fā)動蕩,最終,凌霄古劍切開了混沌元炁,導致整個仙域一分為二,一為戰(zhàn)場,一為寧靜之地,太極眼看太虛還要飛劍毀滅那片寧靜之地,連忙催動混元劍訣,控制了凌霄古劍,那一刻太極仙祖與太虛魔祖以凌霄古劍為媒介,比拼法力,導致兩股偉力融入劍中演化出了先天五行本源,這五種力量與混沌元炁接觸,霎時間便要開辟宇宙,最終太極還是把太虛引開了,使之不曾破壞新宇宙,而戰(zhàn)場便從此淪為廢墟,仙魔交戰(zhàn),泣血玄黃,直到太極太虛磨滅了最后一絲力氣,同歸于盡,化道混沌。而這片死寂的混沌也在很多年后覺醒了一道意志,所謂動極生靜,靜極也必然生動,混沌的太古仙域內(nèi),原本是要重新演化與太虛太極一樣的先天道胎,若能參透大道,也能成就太尊之位,可這混沌早已不是當年單純的元炁,而是仙魔喋血橫尸的絕域,在這種環(huán)境下,竟誕生了一道秉承戾氣而生的惡靈,他參悟歸滅存一大道,即祭煉世界成就自己一人的道,以歸滅嘆息污染混沌元炁,最終成就太尊,太號太一。太古仙域也確實是兇地,畢竟太尊都死在了這里,焉有福地之稱,在它的最深處,便是太古紀元的玉京仙庭,那座山早已崩塌,仙庭淪為廢墟,那道意志便是從那里覺醒的,仙庭內(nèi)有兩尊石像,便是太極太虛,他們相對而立,太極以一記貫手貫穿了太虛胸膛,太虛則以拳頭轟穿了太極胸膛,而且還有一柄長劍貫穿了他們咽喉,可謂一劍封喉。兩人的左手皆捏劍訣,古劍先是貫穿太極咽喉,繼而前進貫穿太虛咽喉。太古紀元就此逝去,而新的時代也即將開始!
神祇紀元(也稱崑崙紀元)太古過后,宇宙初開,但最開始依舊是一片死寂,唯有還剩下一小部分的仙魔并沒有完全死去,他們境界低微,選擇就此蟄伏隱居,退出歷史舞臺。而這個時候,在宇宙的中心,一座橫亙星海的巨山出現(xiàn),它是先天五行本源息壤所化,蘊含無盡造化生機,這座山被稱為崑崙,在崑崙山頂,有一口天池,從里面誕生了第一位古神,祖龍,故而這口天池也叫作龍池。接著,崑崙南部山脈火焰沖天,誕生了第二位古神,原初鳳凰,北部山脈則是紫氣浩蕩,誕生了第三位古神,始麒麟……直到最后一位神祇誕生,這座神山居然一日之間出現(xiàn)了三百六十五位神族,而且始一出世便是仙主,尤其是祖龍原鳳始麒麟,他們更是達到了至尊與尊主境界,可謂得天獨厚。這365位神祇被后世尊稱為崑崙山三百六十五大古神,崑崙也被稱為眾神之鄉(xiāng)。這一日后,宇宙終于迎來生機勃勃,崑崙古神以神通偉力在宇宙星海創(chuàng)造生命,將他們命名為祇,從此這片宇宙的控制權就從仙魔支配轉交到了神祇手中,但久而久之,神祇也需要修行,否則也會死亡,因此他們便開始研究仙道,并不斷補充新式修煉方法,這片宇宙仍然叫仙域,只是支配者已經(jīng)不是仙族而是神族了。在神祇紀元中葉時,祖龍離開了仙域,去往了另一座仙域,神祇將那座仙域叫作太古仙域,傳聞很多原始仙族和魔族的人在達到仙主境界后,很多人都會選擇去那里找尋突破方式,但很少有人能回來,能回來的似乎都變得更強了,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徘徊在太古仙域外部范圍,并不曾進入里層,于是祖龍看著神祇紀元已經(jīng)如此鼎盛,已經(jīng)不需要自己再坐鎮(zhèn)什么了,因此就去往太古尋找成為太尊的契機了。而它這一走,魔族便蠢蠢欲動了起來,原來魔族一直隱藏有一位魔帝,他是昔年四大天帝之一的白帝,如今名為天魔大帝,魔族此時也有了新的名字,外道天魔,另一邊,隱居的仙族同樣也改了名字,是為混元真仙,但仙族卻差了魔族很多,原因便是當年太虛魔祖指出的,光是苦修,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很多時候都是無用之功,效率太低,因此魔道崛起,仙道衰落,神道則是鼎盛。再說混元真仙這邊,他們的領袖是昔年四大天帝之一的玄帝,如今更名為真武大帝,他知道天魔大帝的野心,后者之前不出手,一是神族崛起,魔族還不成氣候,二是他怕真武大帝與祖龍聯(lián)手滅他,故而一直韜光養(yǎng)晦,如今祖龍離開,魔道也已經(jīng)大盛,那便是占領仙域之時,勢必要完成魔祖未竟之鴻業(yè)。故而魔帝在等,等一個時機,那就是神道衰微之時,而中葉過后,又過了萬萬年,這個時間段,哪怕是仙主,也即將走向人生終點,魔帝終于要出手了,足足三千天魔,光是仙主境界的就有五百之多,其余個頂個是絕頂仙王,此等陣容,便是放在太古紀元也強勢無敵,而再看混元真仙這邊,當真慘不忍睹,堪堪一百來位仙主,加上崑崙新老一代的三百多位仙主,勉強湊齊五百陣容,繼太古仙魔一戰(zhàn)之后,轟轟烈烈的崑崙神魔大戰(zhàn)打響,混元仙域也是有力出力,這一戰(zhàn),仙王之下都毫無意義,星海都要干涸,而崑崙這邊也在緊急備戰(zhàn),真武大帝降臨崑崙,成為統(tǒng)帥,要選出四位圣神作為將領,最終以比武的方式選拔,比武很簡單,就是所有仙主關在一個戰(zhàn)場進行搏斗,只論勝負,誰擊敗的人數(shù)最多,誰就是圣神,只選四個。最終選出了真龍族青龍,白虎族白虎,朱雀族朱雀,以及鰲族和蟒族的夫妻搭配玄武。原本眾神對玄武的質(zhì)疑聲最大,然而當它力挫群雄,勇冠一眾仙主的戰(zhàn)績出爐后,眾神唯有佩服了,這四位神祇當真是達到了仙主之頂點,只怕離尊主境界也只有一線之隔了。而玄武的名字不是別人,正是真武大帝所取,他取了太古紀元時自己帝號中的玄字與如今帝號的武字給它,也傳授其道法,將玄武視為唯一的弟子。從此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形成四象圣神格局,后真武大帝與天魔大帝打入太古仙域一去不復返,神魔之戰(zhàn)以雙方皆元氣大傷為結束,神族輝煌終于也不可避免的逝去了。值得一提的是,玄武既不是鰲族也不是蟒族,只是因為當初弱水本源化形之時剛好遇到了一只巨鰲與一條大蟒纏斗,故而模擬他們的模樣化形而來。后因為玄武成為圣神,所以鰲蟒兩族便結為同盟,為玄武族。
萬靈紀元一顆不起眼的種子在崑崙天池泡了一個紀元之后,終于長成了通天大樹,名為建木,它是先天五行本源中的木,綠意盎然,它那無窮無盡的生機帶給宇宙星海充沛的生命力,神魔之戰(zhàn)不光波及了崑崙,還有所有祇族,它們或是山祇或是水祇,或是海祇或是毒祇,簡單來說就是非生物精華意志。建木離開崑崙后,扎根太空,其樹冠遮蔽宇宙星海,旺盛生機散發(fā),導致草木繁榮,億萬生靈出現(xiàn),皆有長壽,而這個時候又有不少崑崙神族出來尋配偶,故而世間出現(xiàn)許多半神,即后世所說的仙靈種族,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便是龍生九子,鳳育九雛了。建木自此被尊為萬靈至尊,又因為祇族天生修行力低下,很是郁悶,于是建木又發(fā)慈悲心,以祇族與靈族基礎,創(chuàng)造圣靈一脈,即祇族只要以靈族聚靈之法修行便可以成為圣靈族,從此,神族,祇族,半神族,靈族,圣靈族開始支配這個世界。即神族創(chuàng)祇族,靈族與祇族生圣靈族,而靈族中又以人族為萬物靈長,因為人族最適合修行,當時的人族是擁有第三只眼睛,翡翠之瞳,一頭金色發(fā)絲及腰,異常美麗,但只有一千歲的壽命,故而稱之為三目族。可多年后,建木也離開了世間,去往太古仙域,它的目的倒不是進階,而是想要看一看那里到底有什么,為何祖龍,真武,天魔大帝這些強者都沒有回來,為此她毅然決然踏上了那條路。建木走后,天地大亂,各族強者爭霸,最終三眼族勝出,一個名叫大羅的三眼族人成就大羅天尊真位,建立三十三重天紀元。
三十三重天紀元大羅天尊所創(chuàng),改三眼族為天目族,依靠第三天目修行,后凡間有一位名叫周穆的年輕人成就了至尊果位,擊敗了大羅,他還娶了崑崙山九天玄**為妻,留下周家成為新一代人族頂點。后周祖與大羅都離開仙域,去往太古仙域。
九域紀元兩位至尊走后,仙域宇宙再次陷入混戰(zhàn),最終由九位仙主以最強姿態(tài)成為霸主,劃分仙域為八份,以混沌之墻為域壁,將八大仙域隔開,分別入駐其中一座仙域成為域主,并設立天都作為諸天萬界星域的政權中心,一座仙域一般包括上萬座星域,一方星域由仙王統(tǒng)治,而天都則是一座仙域資源最豐富之地,處于仙域中央,有天都祭壇可以去往任何地方,包括其他仙域,而每座星域則設立諸多星空祭壇,用來橫渡宇宙星海。
祇祇者,神創(chuàng)之神也,是崑崙山三百六十五位古神在星辰上創(chuàng)造的依托星辰的非生命意識,如地祇便是陸地意識,山祇便是山岳意識,海祇便是海洋意識……它們也可以修行,只是需要悠久的時間,一般都是金仙修為,能達到上仙修為就能成為星辰之神,大仙為星系之神,仙王為星河之神,仙主為星海之神。因為建木憐憫祇族修行長久,因此傳授他們靈族修煉方法,祇族若修行靈族法,便可以脫穎而出,成為僅次于神靈的圣靈族,即風火水雷土光暗。
金仙山崩地裂,江海倒流
上仙星球炸裂,天地末日
大仙恒星系破滅
仙王星河倒轉,橫掃星空
仙主星海崩潰,一界陸沉
至尊宇宙震動,十方俱滅
萬族其實主要是幾個大族包括的諸多小族。
仙族也稱原始仙族,是太極太虛以元炁為本創(chuàng)造的生命族群,仙族主宰混元仙域!
魔族墮仙成魔,以太虛為首修煉魔道的仙族,最初的魔族與仙族同源,只是后來魔族就駁雜起來了,唯一正統(tǒng)的魔族被稱為外道天魔,是魔族主宰墮落仙域!
神族崑崙山所孕育的至強生命種族,剛出世有莫大神力,為主神境界,但只是三百六十五位古神,后來生下的幾乎一代比一代弱,但可以依靠修煉攀登仙道,不過最弱不會低于金仙。
祇族古神創(chuàng)造的虛體意識種族,以神力賦予非生命物質(zhì)意識,必須依托星辰上的物質(zhì)修煉,而且修煉速度異常緩慢,也稱為后天神祇,而先天神祇即是崑崙古神,因為他們是與宇宙一同誕生的,得天獨厚,剛出世就已經(jīng)是仙主境界。祇族一出世便是金仙境界,甚至很多到死都是金仙境,很少能修煉成為仙主境的,他們修建的是天地星辰之力。有諸多忌憚,受制于人,哪怕成為仙主,也只是所謂的天地無極乾坤借法,動用的是無盡星辰的偉力,不算是逍遙自在的神仙,而且星主便已經(jīng)是極限,想要再進一步完全是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