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拂過歲月的風

          真不是母校華工不好,怎么說也是985院校,實在是中大更有性價比。

          華工是一所純理工科類院校,中大則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其中嶺南學院和醫學院部分專業的分數線,已經超過清北錄取線了。

          “中大嶺南”甚至號稱和“北大光華”一個級別的商學院,ba培養過很多企業高管,它不僅在華南五省,在香港和國際社會上的認可度也是非常高。

          可是緊接著,陳著就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我真的能上中大,換了學校和專業,以后我還要去考公嗎?

          或者更直接一點,哪怕維持原狀繼續上華工,還當不當公務員了?

          自己當年為什么考公,就是碩士畢業后找了幾份工作都不是很滿意,在極度迷茫和懷疑的時候,恰好省考報名。

          就和所有的畢業生一樣,只要找不到好工作,那就去考公試試看吧。

          沒想到的是,最后居然順利考上了。

          “當時但凡有份月薪1萬5的工作,我估計都不去省考了。”

          陳著幽幽的想著。

          體制內工作,有優勢也有弊端,主要看個人的定位和選擇。

          優勢就是

          旱澇保收、有一定的社會認可度、孩子讀書或者親人住院的時候能夠找到一些關系······

          如果是在五六線小城市,當個公務員其實幸福度蠻高的。

          當然弊端也是存在的

          工資不高勉強夠生活、加班嚴重并且沒有加班費、許多時候在圍墻內確實身不由己、職位越高壓力越大······

          有時候上級領導無意間的一句話,都要輾轉反側在心里揣摩很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