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從正一道童肝成萬法天師 > 292.第291章 白云十戒

      292.第291章 白云十戒

          他和池彥泓,今天就是要把白云山的門規戒律初步定出來。

          在這之前,白云山雖有門規,但是基本流于口頭,一向不被重視,加上白云山弟子向來稀少,自己和池彥泓又在靈氣復蘇前期忙于修煉,所以對于白云山門規戒律這一塊,一直抓的比較松。

          如今明年就要開始招生,等招弟子進來之后,再繼續這套管理模式肯定不行。

          李陽自己雖然不喜各種繁文縟節,但是也清楚,恰當的規矩和懲戒手段才能讓一個勢力一個法脈發展更加健康,并從時代洪流中延續下來。

          一旁得池彥泓同樣神情嚴肅,緊接著開口言道:“所謂戒,是解、界、止的意思。《洞玄靈寶玄門大義》說: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

          “戒是止,道士歸真的首要。天真皇人說:既稱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規不習。今日立戒就是要適當約束我白云山眾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惡心邪欲”,“乖言戾行”。”

          李陽點了點頭,順著池彥泓的話頭言道:

          “我們白云山法脈的立戒不同于全真正一,也別于現在的道盟。自南宋道教全真派興起,隨之道教中出現了“傳戒”制度。”

          “究其宗源,道教全真先其傳法,依之古制,口口相傳,六耳不談道,旨在于法不傳于匪人,目的是神仙修持,所以重陽祖師向七真傳法,口傳心授。”

          “我白云戒律雖有別于三壇大戒、三皈依戒、三品戒、女真九戒、碧玉真宮大戒規等諸多全真正一戒律,但要義相同,都是要你們積功累德、清靜清修、早日窺得長生久視之術。”

          李陽說到此處,身上氣勢不禁磅礴三分,底下的三小只知道其中利害,俯首稱是。

          白云觀之前的法脈算是正一派系中清微派的一個極遠分支。

          不過早在明清時期,白云觀這種小觀實則已經和正一扯不上多大關系,只有老觀主守著的一本支脈系譜可以查證白云觀的淵源。

          李陽說的沒錯,自從老觀主去世之后,由他接手的白云觀更是完全脫離了正一派的分支,加之前期官方也不想讓白云山和正一諸派扯上關系,所以現在各方默認算是自立山頭,新立法脈,不在全真正一之列。

          李陽站起身來,環視一圈后朗聲開口:“今日我授下【白云十戒】,并會將之刻錄在前后山的石碑之上,望爾等平日注重德行,不得犯戒。早日妙德無漏,功圓行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