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熊瀟歌板著臉說道:“秦總,你到底要做什么?”
“熊總,請問,國內對互聯網產品理解和未來趨勢把握,有誰的眼光能超越我的?”秦少言反問道,“你能列舉出來哪怕一個嘛?”熊瀟歌被直接問住了,頓時遲疑了起來。
秦少言在互聯網方面確實是有獨到的見解,無論對互聯網產品的定位、理解和用戶需求再到產品設計,都是行業內頂尖的,沒有之一。
從校園網到快播網,ui布局、網站風格再到用戶體驗全都是其他人學習模仿的對象。
別說國內了就是國外也沒有幾個能比秦少言強的,臉書網、youtube那都是他自己創建起來的。
秦少言不緊不慢的說道,“我說微博這個產品一定會火,是未來互聯網的主流社交平臺,你認可嗎?”
熊瀟歌皺起眉頭,沒有說話。
“校園網目前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秦少言慢慢的繼續說道,“它與臉書網不同,臉書網從大學校園里培育出來的,很快突破了校園的限制走向了全民社交平臺。”
“而校園網則不一樣,它扎根于大學校園,在這片土壤發展起來,這是它的優勢也是劣勢。”
“脫離了校園這個環境,用戶的現實身份改變了,與校園網的社交網絡的氛圍有些格格不入。”
“畢竟社畜和大學生缺少很多共同語言,社交互動就沒有那么緊密了。”
“校園網之前就一直在嘗試在校園外發展用戶群體,但是并不太成功。”
秦少言用十分認真嚴肅的語氣說道,“這些都是有數據支撐的,只不過考慮到校園網要上市,所以我覺得不利于上市的數據還是不要說的好。”
“校園網上市之后股價一路飆升,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發展掩蓋了矛盾。”
“但是校園網用戶增長總會有停滯的時候,因為它是有上限的,在校學生的數量就是它的用戶上限。”
“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高校學生的數量不會大規模增加的。”
“等到校園網發展受阻的時候再考慮轉型,不如現在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