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嗟來之食(五千字)
那一日,天子樓上,徐貞觀提拔他升官,卻也交代了調查“內鬼”的隱藏任務。
但與預想中,直接與馬閻接洽不同。
“內鬼”一案,竟是繞過詔衙,由女帝直接通過孫蓮英,以“白馬使者承接任務”的形式,交到他手中。
說的更直白些,是女帝私下里命他暗查此事。
馬閻只以為,女帝派趙都安來,是為了解決詔衙內部的弊病,收拾那群刺頭。
卻并不知道,趙都安還背負了這件任務。
“為什么這樣安排?是因為信不過馬閻么?但女帝又明確說了,她相信對方……恩,許是為了避嫌,防止走漏風聲?畢竟,理論上馬閻的確存在嫌疑。”
趙都安思忖著,拆開了牛皮紙袋。
翻開了那一疊厚厚的,關于詔衙內鬼“嫌疑人”的調查卷宗——顯然是馬閻自我篩查后,呈遞給徐貞觀,又轉交給他的。
粗略翻閱,共幾十分資料。
詳細描述了,莊孝成一案的諸多細節。
譬如,詔衙當初是如何得知莊孝成行蹤,涉情報鏈條各級相關人員有哪些,知情人是誰等等。
紙上更用朱筆,圈圈點點,標記了重點懷疑對象。
“唔,按卷宗描述,莊孝成行蹤呈報后,立即列為絕密,最高保密等級,只有馬閻,以及少數幾名緝司知情,負責跟蹤此案。”
“之所以未立即逮捕,一是在核查信源,二則為了順藤摸瓜,一舉釣出潛藏京城的反賊網絡。”
“……女帝責令馬閻自查后,涉事人員悉數被排查了一次,重點調查方向,是情報的來源,但相關線索悉數被切斷。”
“所以,只能用笨辦法,圈定所有知情人,畢竟要配合匡扶社的圈套,內鬼必須能時刻掌握抓捕動向……已剔除部分,但剩下的嫌疑人,仍有數十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