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為京城鍍上一層金箔
夜色漸深,修文館內,氣氛卻逐步推入高點。
若說,上午時的討論,乃是一出群像戲,那今晚這一幕,便成了趙都安的獨角戲。
董太師坐在椅中,靠著柔軟的錦墊,目光炯炯盯著屏風上出現的字跡。
然而這次,便是他,竟也都有些看不懂了。
“這是什么意思?”沒人吭聲,但所有人眼神中,都露出同樣的含義。
趙都安寫完這四個詞,轉回身,迎著眾人視線,笑道:
“方才,我提出了攤丁入畝,徭役等人頭稅,皆轉為以‘白銀’結算,這固然省了朝廷許多辛苦,但同時,也有弊端。”
這時,坐席中,那個外貌平庸,擅長財政的郭解元忽然開口:
“銀子儲備。”
刷——
見眾人看向自己,名字頗有幾分望子成龍意味的郭解元遲疑道:
“銅比銀多的多,以往,各地以銅錢為主要貨幣,真在外頭買賣中,用金銀的很少。但若朝廷開了以銀為稅的例子,那日后……只怕,能用的錢會變少……”
趙都安有些驚訝,這名不起眼的學士,竟反應的這么快。
雖說,大虞在“經濟學”這一塊,屬于極為落后,所以郭解元的描述并不準確。
但憑借敏銳的直覺,他捕捉到了這種變化。
“沒錯,郭學士眼光毒辣。”趙都安贊嘆一句。
歷史上,張居正改革后,明朝從銅銀的雙本位,過渡到銀本位。
而因為明朝銀子儲量匱乏,這極大地制約了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