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求助公輸天元
“兩軍交戰,講求殺敵之效,正如那鐵胎弓相較于木弓威力大出許多倍,軍中也并非沒有膂力驚人的士卒可用。
但真上陣了,哪怕是鎮國公那位公子,也不會用威力大的鐵胎弓,只會用更差的黃梨木弓。
蓋因前者太費力氣,沉重難攜,且它射出一箭的功夫,足夠尋常輕便木弓射出兩箭……”
他感慨地伸手,拍了拍身旁那繚繞煙氣,帶著余溫的“槍管”,發出砰砰聲:
“這東西,以我方才觀察,填裝火藥所耗費的功夫,遠超尋常弓箭。只這一條,就決定了此物華而不實。”
這番話輕描淡寫,卻有如一記重拳,狠狠錘在了陳火神的心臟上。
令這位火器局主官一時無力反駁。
是的!
這的確是突火槍最大的缺點,填裝太麻煩!
“……趙僉事所說,的確是個弊端,然則,任何武器之更迭,皆非一步到位,需逐步改良……
這突火槍誕生不久,故而還稍顯繁瑣,再給我一些時日,必然……”
陳貴板著臉解釋。
趙都安打斷他:“六百年。”
陳貴一愣。
只見趙都安撫摸著槍口,扭頭平靜地看他,眼神復雜:
“我來時,翻看過資料,火器初次被用于軍中,便是六百年前太祖皇帝時期,不過,那時用法極為粗劣,不堪大用。
彼時,想必也是許多人想著,只要假以時日,必然可大用……但六百年過去,戰陣之主體,仍是步兵的槍盾,騎兵的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