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期望
對于涅卡拉索夫目前的困境,米哈伊爾其實還挺能理解的。
居無定所,兜里沒有幾個子,這種情況下還愛上了自己貴族朋友的老婆,不焦慮那才叫怪了。
放后世這不就是經濟形勢不好,然后剛畢業就失業,并且還沒有老可以啃的大學生嗎………
于是米哈伊爾也是用著堅定的語氣告訴涅克拉索夫:
“遲早有一天,你會是圣彼得堡最頂尖的出版商,你能賺到一大筆錢,你寫的詩歌將會被非常多的人記住?!?br/>
嗯,你還真能泡到人家的老婆………
“那就希望事情會像你說的那樣吧!哈哈哈?!彼坪跏菑拿坠翣柲菆远ǖ恼Z氣中得到了鼓舞,醉醺醺的涅克拉索夫也是打起了精神道:“如果事情真像你所說的那樣,那我就應該改口了!到時候我就要叫你先知了!先知米哈伊爾!”
這個綽號倒是還不錯………
就這么艱辛地走了一路,出于朋友的責任感,米哈伊爾當然還是直接把涅克拉索夫攙扶到了他的家里,不然的話還真有點不放心,畢竟一個醉漢干出什么事都不意外。
尤其還是如今俄國的醉漢,主打一個內心痛苦壓抑,靠酒精來麻痹宣泄自己的內心。
另外涅克拉索夫的家米哈伊爾倒是也順便看了一下,跟他住的地方比起來只能說是半斤八兩。
不過沒關系,等文集搞出來,咱哥倆就真的富了!
送完涅克拉索夫后,獨自一人走在街頭的米哈伊爾終于有了一點獨自思考的時間,主要想的其實還是《渴睡》這篇小說的事。
有點危險,但某種程度上也沒那么危險。假如是那個留有懸念的結局應該就更安全了。
畢竟在這一時期的俄國,其實有一個稍微有點違反常識的事情,那就是至少在明面上,俄國并沒有哪位作家是真的因為寫作而獲罪。
但是問題就在于,俄國叫得出名的作家們的作品中幾乎全都有著某種政治傾向,而除了寫以外,他們還都親自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也就是說,俄國的作家們幾乎可以跟政治犯劃上等號。
很多時候,他們的作品甚至成為了他們政治傾向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