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穿梭機故障,滯留古代當農民 > 第77章 喜氣洋洋,各人均得各人道

      第77章 喜氣洋洋,各人均得各人道

          作坊的石磨開始磨出豆腐,杜貞念姐妹和宋夫子從縣城回來的時候,劉禮秋已經安排了人手在做腐乳。

          因為就一頭石磨,所以豆腐做的也不多,劉禮秋索性帶著石小年兩個人做,其余的人全都去山上摘柿子準備做柿餅。

          劉禮夏在主持擴建作坊的事,劉小冬想建一個制作蠟燭的作坊,建一個跟做做豆腐一樣的超級大鍋和大廚房,并且還要建兩個大廚房,另外一個給她留著另有用處。

          等村里人把這批柿子摘出來,劉禮夏就會讓石大動員全村人去山上收烏桕子,同時也去外村收,越多越好。

          上回宋夫子給縣令和京中以及朔陽老家寫的信還沒有回信,但烏桕子已經成熟,可以試著先做起來了。

          等這一次做成功,她就會要求縣令大人在全縣發布公告檄文,動員全縣甚至周邊縣鎮的村民,收集烏桕子,房家洼或者縣令花錢買。

          這樣村民就有了一份收入,雖然這份收入不會太高,但對于如此貧窮的農戶們來說,已然是一筆不錯的錢財。

          房家洼和縣城各一處制蠟作坊,這對于房家洼眾人來說又是一筆收入,而縣令,則是一份升官青云梯。

          宋夫子曾經說過,現在能用得起蠟燭的都是達官顯貴,他們用的多為蜜蠟,蜜蠟難尋,所以精貴。

          要是這烏桕子蠟燭成功,那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將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們買農戶們收集到的烏桕子,再低價賣給他們,不打算賺他們的錢。但同時銷往府城的蠟燭則適當價高一些,正好用來賺錢。

          這價格也不是一開始就低,而是隨著制作的蠟燭和買主們越來越多,才逐步走低。

          等到這技術可以外傳,蠟燭已經普及到千家百戶,到時候,房家洼蠟燭產業已經形成,客戶認熟這生意也會一直做下去,直到不需要蠟燭的一天。

          而且宋夫子特意給劉小冬和杜貞念透露,想讓宋家把這份功勞獻上去。

          劉小冬無所謂,到了皇家手里,才更好的掌握住這套經濟鏈條。她唯一擔心的就是,這鏈條會攥在誰的手里,畢竟現在的京城可是風雨滿城啊。

          希望宋家老爺子,也就是她義母的親爹,她劉小冬的便宜外祖父,一定要看清楚啊!

          上回秦容從秦紅花那里買了鹵水方子之后,這幾天房家洼一直沒什么消息,秦紅花就想去看看。

          自從中秋她從作坊里以低價拿了四壇子腐乳并一壇子變蛋之后,這些天她一直在忙著售賣,都一個月了才把這筆貨賣出去。

          雖然鎮上老秦秀才家的干果鋪子也在賣,但對于秦紅花來說,這些腐乳和變蛋,已經賺夠她今年的鋪子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