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穿梭機故障,滯留古代當農民 > 第83章 名來名去,我自有我淡泊心

      第83章 名來名去,我自有我淡泊心

          當天下午,劉小冬還沉浸在失敗之中,幾個老秀才家的商隊就趕著驢車和馬車到了房家洼來進貨。

          房家洼的一大半男人都出去買東西去了,留在家里的不是老人就是一眾婦人。

          不過各家商隊都有人手,搬貨這種事情他們自己來就好了。

          除了腐乳壇子和變蛋壇子比較重以外,蠟燭可謂是毫不費力。

          不到兩個時辰,幾家商隊就把貨搬了七七八八,再跟杜貞念,劉禮秋她們把賬一對,留下兩頭牛,四頭驢子之后,給了一部分采購價便趕著各自的馬車驢車,唱著歌地走出了房家洼。

          今年冬天他們要賺大錢咯!!!

          腐乳和變蛋壇子外頭,都貼著一張紙,上面蓋著房家洼特產幾個大字,邊上是兩個醒目的當河,下面是幾個小字,寫著特產名:腐乳和變蛋。

          每一把蠟燭的包裝外頭蓋了這樣的印章。

          不光如此,杜庭的蠟燭也有這樣的字樣,只不過他的蠟燭上面寫的是當河縣產。

          這是為了和房家洼的蠟燭做區分。

          不過兩人在價錢上,倒是達成了統一,對外也會幫著相互宣傳,畢竟“當河”兩個字,才是最大的招牌。

          劉禮秋,石小年,陳田田,劉笑四個人在劉家,跟劉小冬做此次合作的匯報。

          杜貞念,杜冬云,劉枕月也在。

          劉禮秋將這次的事情事無巨細的全都說了一遍,石小年做存貨匯報,陳田田跟進生產進度,劉笑匯報財務狀況。

          幾個人分工明確,儼然一個合格的公司了。

          這些事,劉小冬早就心里有數,但在聽到原材料存貨和財務報告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

          賣出去的三千根蠟燭,四十壇腐乳,四十壇變蛋。

          但烏桕子存貨,估計還能做出八千根蠟燭來。現在三個石磨全開工,頭段時間從外地購買的四千斤大豆,保守估計,過年前能做出一萬斤豆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