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穿梭機故障,滯留古代當農民 > 第108章 想方設法,種糧就要種好糧

      第108章 想方設法,種糧就要種好糧

          所以杜庭此行來房家洼,也有取經的意思。

          論開荒,房家洼絕對有話說,畢竟是他們帶得頭,今年也在開荒地里收成了第一批糧食。

          見問到這個,老劉頭便有話說了,他把開荒地的土壤條件,干濕程度,肥沃程度等等仔仔細細地說來,又根據房家洼蘆葦灘地的實際情況,將大豆和麻套種改善土地的方法說了出來。

          杜庭一邊聽,一邊記著,一邊又感慨老百姓們的種田智慧。

          這一說,就說了大半天,最后杜庭說準備從房家洼買一些糧種回去。

          因為房家洼今年不用交糧稅,又算是豐收年,所以應該家家戶戶都有不少余糧。

          劉家自然同意縣令的打算,至于其余人家,劉樹一去問,村長石大就直接幫他們答應了。

          無他,這是縣令大人親自來買的,而且縣令大人剛幫房家洼解決了一個潛在的大麻煩。這點小事,簡直是無足掛齒。

          別說從他們村買糧種了,就是現在派他們出去幫忙買,他都會帶著村里的勞動力連夜出去。

          劉小冬聽了半天,覺得光用當河縣或府城的本地糧食做種子,也不能算事,就建議杜庭讓商隊從更遠的地,比如江南,云陽府,川陽府,慶陽府,或更遠的南地買種子。

          這種本地的種子一直都在種,雖然這么久的種植經驗,對于當地的氣候土壤水等環境適宜良好,但產量固定,若是跟更遠地區的混種,說不定能優選出一些雜交的高產的糧食來。

          說罷這些,劉小冬讓劉樹把今年他跟王冬糧兩人挑選水稻種的事情說了出來。

          杜庭聽說劉樹跟自家小舅子王冬糧倆人準備搞什么雜交稻,稀奇得不得了。

          這個“雜交稻”聽起來倒是個新鮮詞,于是就讓劉樹把這個原理說了一遍。

          劉樹將自己做的那些事一一說出來,杜庭聽得津津有味之余又不得不贊嘆,房家洼人的腦子到底都是吃什么長得。

          這些事情,他們都是怎么想起來做的呢?

          劉樹笑笑說道:“主要是今年大家賣柿柿餅得了些錢,都想吃大米飯,又考慮到水稻的產量問題,就打算瞎眼貓碰死耗子來試試看。”

          這話是劉小冬一開始讓他做時就交待好的,以后無論誰問題,都這么說,當然,這個“無論誰”除了本縣縣官,本府府官以及皇城官外,其余人一概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