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真誠才是必殺技
陸十二覺得有些看不透徐二。
穿越到大明的這幾個月里,陸十二已經先后見識到了普通百姓、寧陽知縣郝凡五、洪桐知縣李知縣,還有一個正五品的禮部郎中以及一個從五品的戶部員外郎、洪桐縣的鄉賢士紳以及兩縣的書吏,所見識到的人物不能說有多廣,卻也不少。
但是吧,陸十二從來就沒見識過像徐二這樣兒的人物。
比如說,郝凡五這貨雖然長得丑了些,各種算計也多了些,但是這貨終究還算得上是個正經的“儒”,講究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要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事兒就沒什么是這貨不敢干的,包括從國庫里坑賑濟糧。
再比如說洪桐的李知縣,那貨雖然表面上各種官腔都打的極為熟稔,但是那貨的本質卻是個貪財的,老百姓的死活并不被他放在心上,只要能撈到足夠的好處,那貨甚至敢對朱重八的旨意玩陽奉陰違的那一套。
包括禮部郎中和戶部員外郎,以及兩縣的書吏、衙役,甚至包括陸十二從寧陽縣到洪桐上一路上見識到的那些人物,基本上都屬于這兩種人,區別就在于這些人的各自追求不同,有的是好名,有的是好利,有的是為了心中的理想抱負。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太把普通百姓當回事兒,即便是堪稱大明官員典范的郝凡五郝大知縣也一樣——他給自己的定位是父母官,而百姓則是需要他照顧的蠢蛋子女。
說白了就是官老爺們覺得自己是官,吏員們覺得自己是吏,像陸十二這種讀過書的算是官和吏的預備隊,和普通的老百姓并不是同一個階層。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郝大知縣當初在蝗災之時曾經來過幾次陸家莊,而每次來陸家莊都理所當然的把陸四十九當孫子一樣使喚,就連陸十二也不是因為提出了除蝗滅蝗才能得到他另眼相看的待遇,更多的還是因為曾經讀過兩年書的緣故。
但是徐二不一樣,這貨在面對陸十二的時候能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問東問西,面對陸四十九和普通百姓也能笑臉相迎,無論是對誰,這貨永遠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他能笑著陸十二談笑風生,也能對陸四十九這樣兒的泥腿子說謝謝,包括對待書吏和工匠也都是一模一樣的態度,任誰都挑不出一點兒毛病。
這正常嗎?
這不正常!
這貨身為大明最為頂尖的二代勛貴,而且這貨小時候也是真的吃過苦也挨過餓,但凡腦子沒點兒大病,就不可能放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不享受,反而跑來寧陽縣憶苦思甜找罪受,更不可能跟陸四十九這樣兒的泥腿子們打成一片。
就算這貨是受了朱標的或者朱重八的委托,跑到寧陽縣來觀察養雞場、磚窯、工坊和學堂對于陸家莊以及整個寧陽縣的影響,觀察這些變動會給大明帶來什么樣兒的影響,這貨也完全沒必要如此放低身段。
再說了,這貨既然能得到朱標和朱重八的信任,就說明這貨在某些方面的敏感度很高,難道他就不知道,像他這種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行為,其實有可能給整個徐家都帶來危險?
所以,徐二這貨的行為是怎么看都怎么不對勁,尤其是想到這貨很有可能是朱重八或者朱標派來的,陸十二就更是不敢讓他久留。
本著真誠才是必殺技的原則,陸十二最終還是決定跟徐二好好談談:“徐公子似乎對工坊、紙坊、磚窯和學堂這些很感興趣?”
徐二連連點頭,說道:“不錯,小弟聽太子說了郝家叔父的奏疏后,便對這些東西起了興趣。實際上,對這些感興趣的不僅僅只有小弟,就連上位和太子殿下也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