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明自有國情在此
你說他蠢吧,他能意識到百姓造反是因為活不下去,還知道把林老實和張老黑分開審問逼供,即便是站在一個穿越者的角度來看,這貨也足以算得上一個難得的聰明人。
可是你要說他聰明吧,這貨卻一點兒沒意識到大明的特殊情況——燕云十六州剛剛收回,人心不向大明,誰也不知道蒙元跑路之前究竟留下了多少暗手,而且燕云地界丁口數量銳減,戰爭給百姓留下的創傷不可能一時半會兒的抹平,但凡出現一個孫古樸這種人,就很容易搞出點兒動靜。
包括后來的云、貴、朵甘思、烏思藏等地也是一樣,這些地方和燕云十六州一樣,有很多都是已經淪陷于蒙元之手很多年,要不然的話,大明早期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土司、羈縻州的存在,也犯不上在中期搞什么改土歸流。
還有洪武時期的幾次大移民以及戶籍制度、衛所制度、海禁,也同樣是因為天下初定,心向蒙元的殘余還有很多,啟用移民制度和戶籍制度就能很好的讓百姓扎根燕云十六州等地盤,衛所制度能降低軍隊對國庫以及百姓的索取,海禁則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海上防御成本。
說白了,就是大明自有國情在此,不同的形式也要有不同的應對手段,比如說朱重八一開始分封諸王的手段,無論朱重八本身的想法是什么,實際效果都是實打實的讓很多地盤徹底成為了大明的一部分。
正當陸十二低頭琢磨時,郝凡五卻對徐二喝斥道:“我大明治下怎么樣了?你從京城到寧陽,可曾見到餓殍遍地了?可曾有百姓因為活不下去而造反了?”
“益都那邊兒出了孫古樸,這事兒是孫古樸的問題還是益都官老爺們的問題尚且未知,孫古樸是不是蒙元余孽也不確定,你這么著急就下結論又能有什么用處?”
“要是覺得有人造反是因為有百姓受苦,那你就多學學陸十二,想辦法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要是覺得學不來,那就帶人去給百姓們登記戶口簿,總之是能出一分力的,便要出一分力才對。”
“要是你光想著哀憐百姓生計卻不思解決之法,那還不如趁早回京城去。”
被郝凡五如此一番訓斥,徐二不僅沒惱,額頭上反而沁出了一層冷汗,向著郝凡五拱手拜道:“是,小侄知錯了。”
郝凡五這才擺了擺手,哼了一聲道:“算了,本官要和你們說的事情已經說完,你們也早點兒回陸家莊,爭取早點兒把紙坊和磚窯的事兒都擺弄明白,也好讓百姓們能早點兒賺到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