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村子出了怪事

          \"你們怎么確保明軍能守住建康?要是失敗了,之前的計劃就全廢了。\"

          陸秀夫臉色一沉,他從未想過明軍會敗。他說:\"高將軍,難道你看不到明軍是從哪冒出來的?宮里的禁軍都看見了,你要是信不過,可以問問他們,明帝不是能解決世間難題嗎?\"

          陸秀夫親眼見過明軍憑空出現的震撼場面,這記憶深深刻在他心里。所以他對明軍充滿敬畏。

          而高君沒親眼見到明軍穿越的過程,他去見太后時,明軍已在城外集結,所以他沒太多敬畏之心。而且他還肩負太后交給的重要任務,一路上都在想大宋局勢。

          看著身旁的陸秀夫,高君嚴肅地說:\"我承認,明軍有些本事很神奇。\"

          \"但打仗還是得看實際,得看清這支軍隊的真實實力。\"

          陸秀夫搖頭道:\"不可能!你沒看到明軍中央軍的鎧甲嗎?比我們很多將軍的都要好。\"

          \"裝備十萬大軍,就算把大宋所有銀子都投進去也不夠。\"

          \"這樣的軍隊去打蒙古軍,肯定輕松得很。\"

          可高君的想法完全不同:\"明軍的鎧甲確實不錯,但也有不少問題。\"

          \"首先,他們十萬大軍全是步兵,跟蒙古軍打簡直就是活靶子,單這一點就讓明軍勝算渺茫。\"

          高君說完后,陸秀夫愣住了,一時半會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反駁。

          一直以來,他對大明軍心存敬畏,所以從未深入思考過這支部隊的具體配置問題。此時被高君點破,他才猛然意識到,大明軍確實全是步兵。

          雖然陸秀夫是個文官,但他的職責涉及軍事事務,對歷史上的事也有一定了解。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屢遭北方游牧民族侵擾,卻始終未能找到有效的應對之策,原因就在于這些游牧民族坐擁大量騎兵,與中原步兵作戰時占據明顯優勢。

          從古至今,草原騎兵對中原步兵都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到了蒙古帝國時期,這種差距達到了極致。

          那時,蒙古軍隊研發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復合弓,射程可達三百米。再加上蒙古人普遍身材魁梧,南方人即便能造出同樣威力的弓箭,也難以拉開。

          可以說,馬匹和弓箭是蒙古帝國克敵制勝的兩大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