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秘途之路 > 第134章 振興之路

      第134章 振興之路

          在中南省鄉村發展勢頭漸猛,產業布局初步成型之際,蘇然卻在最新的調研中發現了新的隱憂。鄉村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逐漸凸顯,一些鄉村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缺乏環保意識,廢棄物隨意排放,對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同時,鄉村基礎設施雖然有所改善,但公共服務設施依舊薄弱,村民在文化娛樂、養老等方面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蘇然帶著這些沉甸甸的問題,再次走進了梁樹林的辦公室。梁樹林聽完匯報,神色凝重,他拍了拍蘇然的肩膀說:“鄉村振興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公共服務也必須跟上,這關系到村民的生活質量和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你馬上組織相關部門商討對策。”

          蘇然迅速行動,召集了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政廳等部門負責人。會議一開始,蘇然就嚴肅地指出:“我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取得了成績,但現在環境和公共服務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大家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生態環境廳廳長表情嚴峻:“目前部分鄉村企業環保設施簡陋,監管也存在漏洞。像一些農產品加工廠,廢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導致水質惡化,周邊農田灌溉都受到影響。”

          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也說道:“鄉村文化設施嚴重不足,村民除了看電視,幾乎沒有其他文化活動。發展鄉村旅游的地方,也缺乏配套的文化休閑場所,難以留住游客。”

          民政廳廳長接著發言:“鄉村養老服務體系不完善,養老機構數量少,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很多老人只能依靠子女照顧,生活質量不高。”

          面對這些問題,蘇然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說道:“生態環境廳要加強對鄉村企業的監管,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對違規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同時,設立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進行環保改造。文旅廳要結合鄉村文化特色,建設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組織開展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精神生活。民政廳要加大對鄉村養老服務的投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會后,蘇然首先來到了一家存在污染問題的農產品加工廠。廠長一臉無奈:“蘇秘書長,我們也知道要環保,但購買環保設備成本太高,企業負擔不起啊。”蘇然耐心解釋:“環保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政府會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幫助你們進行改造。這不僅是為了環境,也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為了推動鄉村企業的環保改造,蘇然協調政府環保專項資金,為企業提供補貼;同時,聯系環保設備供應商和技術專家,為企業提供設備采購優惠和技術培訓。在政府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鄉村企業開始重視環保,積極進行改造升級。

          在文化建設方面,蘇然帶領團隊來到了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他們與當地村民和文化專家一起,挖掘古村的歷史文化內涵,制定文化設施建設規劃。很快,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廣場在村里建成,廣場上有展示古村歷史的文化長廊,還有供村民和游客休閑娛樂的設施。農家書屋也擺滿了各類書籍,涵蓋農業技術、文化藝術、兒童讀物等多個領域。

          為了解決鄉村養老問題,蘇然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一家知名養老服務企業在了解到政府的政策后,決定在鄉村投資建設一所現代化的養老機構。蘇然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土地和政策支持。養老機構建成后,配備了專業的醫護人員和完善的生活設施,為鄉村老人提供了優質的養老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蘇然也遇到了一些阻力。部分鄉村企業對環保改造存在抵觸情緒,認為會增加成本,影響企業效益;一些村民對文化設施建設和養老服務改善持懷疑態度,擔心不能真正惠及自己。蘇然和工作團隊挨家挨戶做工作,向企業和村民詳細解釋政策的好處和長遠意義,最終贏得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隨著環境整治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推進,中南省的鄉村變得更加宜居宜業。清澈的河流、整潔的村莊、豐富的文化活動、完善的養老服務,讓村民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鄉村旅游也因為環境和文化氛圍的改善,吸引了更多游客,旅游收入持續增長。

          然而,蘇然知道,鄉村振興的道路永遠不會一帆風順。新的機遇和挑戰還會不斷出現,他和他的團隊將繼續堅守初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中南省鄉村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