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塵埃落定(懇請月票)
“奏來……”
“前日臣于蔡翁家中做客,偶然見有一書,名《敕勒川文集》,據說是有蔡翁之女昭姬編撰,尚未完成……不過,臣隨手翻閱,發現其中頗有奧妙,特別是有一種斷句之符號,非但淺顯易懂,而且于文章閱讀,頗有益處,臣當時甚為驚訝。”
誰也不曉得,這盧植為什么突然說出這樣的事情,好像和主題不著邊啊。
倒是漢帝笑逐顏開,點頭說:“蔡翁學究天人,有三君美名。想必那些是他所創吧。”
“臣當時也以為是如此,可后來一問,才知道這斷句符號,實乃董家子所創。”
“啊?”
就連袁隗都吃驚不小。
那董家子還有這等本事,一武夫而已……
“董家子?可是那董西平?”
“正是!”盧植笑道:“那董家子生的確粗豪,五大三粗的看不出還有這種本領。臣當時也不相信,就取笑蔡翁說:伯喈先生為女婿張目可以理解,但有些過頭了。”
“哦,那蔡翁如何回答?”
“蔡翁說,那確實是董家子所創,非是他為董西平張目。之所以起名為《敕勒川文集》,是因為董家子自幼長大的地方,就是涼州董家的敕勒川牧場。而敕勒川三字之名,還別有來歷。據蔡翁之女昭姬說,那是源自董家子所創作的一首民歌。”
這事情似乎變得越來越有趣了,赳赳武夫化身翩翩文士?
漢帝問道:“那民歌是如何唱的?”
“說實話,那民歌文辭不美,卻帶著雄勁之豪邁,頗有塞外民族之風味,若無生活于西北苦寒之地的經歷,定然無法創作。臣曾征戰沙場,甚愛此歌之粗礦,故牢記心中……今日皇上既然詢問,臣且唱之:敕勒川,武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這曲調經過蔡邕父女精心修改,而盧植那略帶蒼老沙啞的聲音唱來,更顯風韻。
一時間,竟有人似乎有一種眼見西北大地之蒼涼的風情。
一曲唱罷,連袁隗也忍不住拍手叫好。可拍完了手,卻似乎變得有些尷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