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大亂
雒陽,有八關都邑之稱。
四周有雄關林立,形勢險固……
自靈帝中平元年始,當時的漢帝劉宏以大將軍何進,領左右御林軍和五校尉營屯都亭,以鎮京師。所謂八關,指的就是函谷關、伊闕關、廣成關、大谷關、軒轅關、旋門關、孟津、小平津拔出關隘,以散關(今宜陽東北牌窯)為治所。
伊闕關,關如其名,正位于雒陽龍門山和香山之間的闕口。
兩山加峙,伊水川流其中。在東周時期,這伊闕關就已經存在,是當時東周都邑雒陽南面的關隘。由此北下雒陽,南上汝南潁川,屬于必經之地。其間有山谷相連,自古就是剛收要地。在《左傳》《史記》當中,都多次提到了伊闕關。
司馬懿領兵抵達伊闕關的時候,已經過了正午。
遠遠看去,只見山關相連,伊闕關上旌旗招展,卻是一派寂靜的景象。
有斥候前去通報,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名軍官就隨著那斥候神色慌張的來帶司馬懿面前。
“不知司馬長史前來,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按道理說,司馬懿并非是曹操部曲,軍中長史一職,也不過是配享三百石俸祿。
和步騭屬于平級,但由于是友軍的關系,所以彼此間保持著客套。
司馬懿問道:“步大人可在關上?”
“啟稟大人,步大人如今正在關上,只是由于來了客人,分不得身,故而命小人前來相迎。”
司馬懿倒沒有計較,從馬上跳下來,隨口問道:“不知是何方貴客前來?”
“啟稟大人,是大谷令呂大人前來,正在商議出兵剿匪的事情。”
“哦,原來是呂大人來了!”
這也就能解釋步騭為何沒有出面迎接的緣故。算起來,大谷令呂蒙比伊闕令步騭還高了一個級別,據說是茂才出身,和步騭這種白身入仕的地位完全不同。
司馬懿世家子出身,對于白身寒門弟子,多多少少有著一絲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