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中門對狙
第107章中門對狙
河水之下,影影綽綽尸骨堆積,在那尸骨高處,有個野小孩正緊攥著一束水草,使出吃奶的力氣往底下拉拽。
徐青得隴望蜀,當他看到腳底下的尸骨堆和野生小孩后,瞬間就覺得手里的尸體不香了。
將倒栽蔥的尸體收入箱庭,徐青摩挲下巴,仔細觀瞧那光著腚的三歲小兒。
說是三歲小兒,可也不是和尋常小孩一般樣貌,或許說是水怪更為貼合一些。
此怪頭生小角,身上鱗甲如鯉,長有虎尾,膝頭如虎掌,關鍵是又生著一張和稚童一樣的人臉。
“這模樣倒是和傳聞中所說的水虎有些相像”
臨河是水運發達所在,關于水怪的傳聞甚多,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水虎和水猴。
兩者都是善水的精怪,像襄沔記,水經注,禽經,十道志等古書典籍中也多有記載。
襄沔記云:水中有物,名水虎。其狀如三歲小兒,膝頭如虎掌,爪常沒水中,出膝頭示人,小兒不知者欲弄之,輒便啖人。或人有生得者,摘其皋厭,可小小使之,名曰水虎.
水虎天生開得耳識,有一雙能聽懂魚、鳥和人語的萬能耳。
水虎嘴里無牙,但它的胃里卻生有利齒,可以咀嚼消化那些吞入腹中的食物。
除此之外,善水的水虎還有一項能力,那便是擁有可以讓軀體在水中隱形消失的妖力。
這類精怪若在水中遇到,極難應對,不過也不是沒有弱點。
傳聞遇到水虎,可以摘其皋厭來使喚它。
不過有些古書,譬如本草綱目中卻將‘皋厭’理解為‘鼻子’,說是人生得水虎者,摘其鼻,可小小使之。
但在延露詞《浣溪沙·艷情》中,卻又有詞曰:七襄錦被八蠶綿,皋厭細拖執簟上,諾龍私貯繡襟前,玉郎長得玉人憐。
這里的皋厭指的必然不會是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