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先哭窮再說
本打算先去省城一趟,現在他被錢絆住了他。
只能悶頭開始書寫新的研究計劃書,至于對脈沖多普勒雷達的研究項目,他已經交給全權交給陳述了。
他現在要寫的是預警機雷達研發計劃書,這跟機載雷達又有著很大區別。
預警機全名空中指揮預警飛機,是指擁有整套遠程警戒雷達系統,用于搜索、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指揮并可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的飛機。
因為地面雷達受到地球曲度限制,對低高度目標搜索距離有限,同時由于受地形干擾導致搜索效果受限。預警機將整套雷達系統放置在飛機上,借由飛行高度,自空中搜索各類空中、海上或者是陸上目標,提供較佳的預警與搜索效果,延長容許反應的時間與彈性。
以大型飛機改裝,容納更多電子設備與指揮管制人員的空中預警管制機可以算是空中預警機的放大與強化版。除了將雷達系統放置在飛機上以外,空中預警管制機可以強化或者是替代地面管制站的功能,直接指揮飛機進行各種任務。
趙世軍知道,預警機是當下各國空軍裝備建設發展的潮流,目前賊鷹、毛熊等國都有了自己自主研發的預警機,但我國在這方面依然全面落后于這幾個國家。
我國幾年前也開始搞了,但目前效果并不顯著,國外預警機發展極為迅速,國內也感受到了壓力。所以趙世軍覺得,他要是提出這個項目,想來能要到不少研發資金。
自賊鷹E-2“鷹眼”型空中預警機誕生之后,世界上各個大國都對這種高機動性的預警裝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毛熊和英醬兩國先后成功研制出了圖-126“苔蘚”型空中預警機和“獵迷”MK1型電子偵察機。
趙世軍前幾天聽陳述提過這件事,所以他更加堅定要開始研發預警機雷達,如果能參與預警機項目那就更好了。
我國早在數年前,就已經研究出空警一號,該機在圖-4遠程轟炸機基礎上,加裝圓盤式雷達改裝研制。
71年首飛,但機載預警雷達性能差強人意,雷達在探測中、高空目標和在水面、沙漠上空使用時,效果尚好。但在探測低空目標時,受地面雜波影響,效果非常不理想。
空警-1預警機第一次帶天線罩試飛,在空中出現劇烈的震動現象。
在駕駛艙里,飛行員的腳蹬板上有間歇性敲打感覺,咯咯直響;在中部機艙,3名射擊員都能看到垂直尾翼明顯的周期性擺動;在尾艙,人搖晃得無法寫字。
經過分析,科研人員提出了17種排振方案。
2年多的艱苦攻關,由天線罩后部的擾流引起的飛機尾部抖振終于被排除。
自1974年起,空警一號先后進行了平原、山區、沙漠、湖及渤海灣海面等各種地形條件下的雷達探測性能試飛。
但該機存在明顯的技術缺陷,主要是機載雷達無法消除地物回波干擾,不具備探測陸地上空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除海湖、大海上空能看到目標(有時還不連續)外,陸地上各種地形的地物回波很大,且難以消除,探測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