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重生之大收藏家 > 第106章 脫胎玉蟬!

      第106章 脫胎玉蟬!

          張正拿起這枚玉蟬細細打量著,發現這玉蟬的材質應該是上好的羊脂白玉。

          觀其造型,玉蟬為高額、凸眼、寬頸,尾作弧形漸收,且以中線為軸對稱,簡潔大氣、線條犀利。

          紋飾分布稀疏明朗,蟬身用數條粗細陰線劃刻,象征身體部位,背脊弧度平整,中間呈八字形凸出,雙翼對稱、長而窄,尖端挺勁見鋒。

          這是典型的漢八刀風格!

          所謂的漢八刀,其實指的是一種刀法簡練的工藝風格。

          它有兩層含義,其一,形容刀工簡練、粗放。宛若八刀而就;其二因之用刀講求左右對稱,奏刀后左右兩道線形成了“八”字的效果,最常見于玉蟬和玉豬這兩種玉器身上。

          漢八刀是天朝玉器史上的輝煌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在天朝玉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漢代以后也不再覓有此種風格的玉器。

          不過,玉蟬是有不同的用途的,張正仔細的打量了自己手里的這枚玉蟬后,發現這是一枚晗蟬。

          與普通玉蟬不同的是,這枚玉蟬的顏色不是玉的白色,而是通體的血紅色,這是尸血尸氣侵入到玉蟬內部形成的顏色,也叫血沁。

          因為古人注重玉蟬的分別,講究“以生為佩,以死為晗”。

          玉蟬的用途大體可分為三種:一種為佩蟬,是專門佩戴在人身上以作裝飾和辟邪而用,把蟬佩于身上則表示高潔;

          另一種為冠蟬,是作為飾物綴于帽子上,成為權勢與地位的象征。

          還有一種用途較為獨特,將玉蟬放于死者口中稱作晗蟬,這是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

          佩蟬、冠蟬和晗蟬的區別在于,佩蟬在頭部有對鉆成“V”形的象鼻眼,用以穿系,便于佩戴;

          冠蟬則于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線固定在帽子上;

          而晗蟬上面就不需要穿洞眼了,張正據此可以判斷他手中的這枚玉蟬就是晗蟬。

          “好東西啊,老爺子,您瞅一眼,這應該是典型的漢八刀工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