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重生之大收藏家 > 第370章 五牛圖

      第370章 五牛圖

          面對著這樣一副傳世名畫,張正的神色也認真了起來,畢竟這可謂是他們華夏文明的瑰寶,意義重大。

          古代書畫作品的修復一般離不開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清洗,多數情況下用熱水或者高錳酸鉀溶液清洗,以便除去因年代或保存不當而產生的表面霉斑等污漬;

          二是揭心,揭去畫作中的復背紙,并盡量保留原作的托心紙,其間用水沾濕,以同一方向仔細揭下畫心;

          三是補綴,在畫心揭出后用同類紙修補其破損之處;

          四是托心,用宣紙糊在畫心背面,用以加固畫心。

          五是全色與接筆,全色就是在畫心有破損的補紙或補絹上,使用顏料,填入與畫心基本底色相同的色調。

          接筆則是更進一步,將缺損的地方依照畫意來添加線條跟顏色。

          做完以上五個步驟之后,最后再進行裝裱,一幅書畫也就修復完成了。

          這是一般常規的做法,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照做即可,但張正所用的手法跟它不太一樣,他是從第五步開始的。

          之后他再揭去畫作中的復背紙,也就是舊裱用的背紙,最后一步才是清洗整幅畫,這是大師級文物修復中所涌現出來的辦法。

          而張正則是按照這個法子,反其道而行之,盯著五牛圖仔細端詳了起來。

          五牛圖上邊的破洞太多,修復的關鍵就是補洞,張正在悉心研究了原畫紙的質地、顏色、光澤等特征后,便挑選起合適的修補用紙。

          當然,時隔千年之久,想要找到與原紙完全相同的配補材料幾乎不可能,張正只能力求近似。

          好在陳陽給他準備的材料都是博物館里的珍藏,可供選擇的種類很豐富,張正反復挑選試探,最后選擇了一種年代近似、質色相當的舊紙,方覺滿意。

          看到張正開始動手后,旁邊的陳陽幾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張正的動作,想要看他如何進行修復。

          那些圍觀者也一個個抻著脖子,直勾勾的望著書桌旁的張正,想要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