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上一二事

          云氣點點頭,倒是可以往這個角度多努努力。

          “法財侶地,財占次位,聽為兄來和你說說山上的錢財。”

          “山上最便宜的、使用最多的錢財是銅。這個銅是首山銅,也叫赤銅、豫章銅、天師銅、雷精銅、鼎銅、爐銅,都是一個東西,聽這些名字也就大體知道這種銅是什么樣子了。

          這銅色赤,最先是軒轅黃帝在首陽山采銅煉鼎被發(fā)現(xiàn)的,所以最早被叫做首山銅,流傳至今。不過現(xiàn)在天下已被發(fā)掘的赤銅礦要數(shù)豫章最多,所以也叫豫章銅。這種銅耐煅燒,又親近雷霆,為丹道、雷法修士所喜,故又稱雷精、鼎銅、爐銅。

          咱們隔壁的龍虎山,正是以丹道與雷法聞名于世,故格外鐘情此銅,光那座天師府直轄的赤銅礦便有六座之多。

          除卻以銅煉器之外,他們還有九個世傳的鑄錢爐,一枚天師府產(chǎn)的銅錢僅七銖重,便價值一兩,也就是二十四銖銅。

          龍虎山還煉制一種銅錢劍,說是仿的天師劍,能召雷致火,不過我猜也就是取個名頭。這一把銅錢劍能置換十兩銅,還有價無市,每年放劍都引人爭搶。”

          “山上用的銀叫雪花銀,就是你手上拿的這個。這種銀天生帶著雪花的圖紋,極好分辨,又稱月魄。雪花銀礦多在河洛地區(qū)的山北水南之地,一銖雪花銀能抵上一兩半的首山銅。

          河洛老君山制的銀錢流通最廣,也叫壓祟錢,聽說他們山上有一株搖錢樹,天生成銀錢,也是一枚銀錢七銖重,價值一兩。不過天生搖錢樹多半是虛,就像天師府還說他們的鑄錢爐是東漢皇帝所贈,聽聽就行。”

          “老君山是照葫蘆畫瓢,用雪花銀煅成一個手鐲,說是仿的鎮(zhèn)山之寶三才清寧圈,有安神辟邪之效,一個一兩重的鐲子,能抵上五兩的雪花銀,也是山上極為流通的寶貝。”

          “最后就是金,山上叫方諸金,西北邊也叫它佛頭金,一兩金能抵一百兩銀。山上流通的金錢以兩種為多,一種是峨眉山的邛崍錢,還有一種是五臺山的五方錢,都是七銖重,值一兩。”

          云氣聽完點點頭,這山上山下倒也差不太多。

          賀炳錕說完看了一眼云氣,“你這小子,入山也有幾天了,明治山的事也不打聽打聽?”

          這話可冤枉云氣了,云氣想的是先讀通史,再看了豫章仙志和三清山宗史,再來仔細了解明治山的事。

          不過賀炳錕顯然是主動要說些什么了,他連說:“還請道兄教我。”

          賀炳錕笑道:“從你入宗到現(xiàn)在,小道爺聽了不少吧?”

          云氣苦笑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