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唐:我攤牌了,我是皇帝 > 第436章 勛貴的作用,虞世南自愧不如!

      第436章 勛貴的作用,虞世南自愧不如!

          感慨了一陣子之后,虞世南思維又一下子跳躍到另外一茬子上面了。

          “老弟,你剛才說的是占地和建筑這一塊的成本,那你所說的人力成本轉嫁給其他,這是怎么一回事?”

          王辰悠哉悠哉地坐回到位置上,拿起茶杯來抿了幾口,這才開始回答虞世南的疑問。

          “也和我方才說的國子學有關,我的建議就是,重新啟用國子監這個衙門的同時,把國子學的那一套也融入進來。”

          “國子監在招收學生的時候,可以分為三個類,分別以不同的方法進行開選招生。”

          “這三個門類分別是未能通過科舉考試,但是有可取之處別有所長,同時愿意繼續用功鉆研的學生。”

          “其次是勛貴子弟,也就是朝中那些個李唐宗室子弟,以及文武五品以上官員家中的子弟。”

          “最后一類是面向大唐各界,招收的除這兩類之外的其他人,愿意來國子監讀書的,可以自行報名。”

          虞世南在聽到勛貴子弟四個字的時候,整個人就不由得愣了一下。

          等到聽完了第三類之后,這位禮部侍郎已經忍不住略微皺起了眉頭,同時手指開始在座椅的扶手上輕輕敲打著。

          “王兄弟,你的意思是說,國子監不僅僅招收寒門學生,而是要把這幾類籠統在一起。”

          “那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呢?”

          “我說的直白一些吧,朝中大多數朝官,都是隨著大唐建國一路走過來的,均為功勛之輩。”

          “他們的子弟不需要參加科舉考試,也基本會有職位分配,那為何不把有限的名額,留給更多其他人呢?”

          王辰比起兩根手指,然后非常干脆的說道。

          “就一個原因。”

          “在招收寒門子弟的同時,廣納勛貴子弟,就是為了擴大國子監的影響力,提升一下這個學府的重要性以及形象。”

          “倘若僅僅只有寒門子弟,那這個意義就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