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4章 樂壇大戰

          “五十萬分分鐘完,連一張專輯都做不出來。”

          尹照棠吐出白煙,嘴角帶笑:“干嘛一定要在港島買,去臺島,日本都ok啊?!?br/>
          “你去東京找雅馬哈跟索尼音樂公司,買粵語翻唱版權回來?!?br/>
          阿樂皺眉不解,出聲問道:“買鬼子的歌做什么?”

          “填上粵語詞,修修改改,那就是我們的了!”

          普通市民根本很少能聽到日本,歐美音樂,港島樂壇利用信息差,走捷徑炮制熱歌,正式在80年代,港樂巔峰期的事。

          這種操作,扼殺了港島的創作人才,但某種程度上,起到很正向的作用。

          讓港樂有足夠的傳唱度,打開了內地市場,真讓樂壇有一段鼎盛期,吸引更多的人來創作音樂。

          張幗榮首張國語專輯,亦在華星唱片發行的第一張專輯《風繼續吹》。主打歌《風繼續吹》,其實便是翻唱山口百惠的《再見的彼端》

          明知有地方可以賺差價,當然是甩掉中間商,趕快掃貨啊。

          尹照棠用腦子能復刻出一首《千千闕歌》,可不代表能復刻幾張專輯出來。

          本來熱愛的歌曲就那些,適合周蕙敏的更少。

          與其想著當文抄公,老老實實做資本家,來的更輕松,還更賺錢。

          阿樂答應道:“我下周去日本看看,問問價格高不高。”

          “嗯,我記得有個女歌手叫中島美雪,男歌手叫玉置浩二,兩個人的作品很不錯?!币仗拇悼跓熿F。

          記憶中日本歌手的國語翻唱權很便宜,大熱單曲都只要一兩萬。

          粵語翻唱權會貴個幾千塊。

          因為,世界上最大的國語地區,禁止歐美和日本歌手發行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