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暗影低語
黑暗活動模式改變的第七天,秦鋒的疑慮得到證實。歸源站的深層掃描陣列捕捉到一組規律波動——不是攻擊,而是...信號。
"你確定這不是干擾?"林曉反復檢查數據,"黑暗從未表現出通訊意圖。"
"太精確了。"秦鋒調出頻率分析圖,"看這個重復周期——質數序列。自然現象不會這樣組織信息。"
倫理委員會緊急召開會議。是否應該嘗試解碼?如果黑暗確實具備某種智力,這將徹底改變對抗性質。投票結果險勝:51%贊成謹慎接觸。
解碼任務交給新成立的"異質通訊組",由各網絡代表組成。拓撲組負責結構分析,諧波實體處理頻率匹配,流形調整認知框架,晶格則從全時態角度尋找模式。
三天毫無進展,直到秦雨提出激進假設:"如果不是向外發送,而是向內呢?我們可能截獲的是黑暗內部通訊!"
這個視角轉變帶來突破。信號不是試圖與遞歸網絡對話,而是黑暗不同部分間的協調信息。破譯內容令人毛骨悚然:
[節點12-7抵抗強烈。優先侵蝕連接點G。時間防御薄弱處位于遞歸層449。]
"黑暗有組織架構!"高頻振動師的波動變得不穩定,"它在召開戰略會議!"
更令人不安的是后續發現。深入分析歷史數據,團隊發現黑暗的"學習曲線"異常陡峭——它的策略改進速度超出自然熵變應有的水平。現在有了合理解釋:某種中央智能在協調攻擊。
"暗影中樞..."秦鋒命名這個新發現的存在,"黑暗領域的大腦。"
這個發現顛覆了所有戰略模型。對抗無意識力量與對抗有指揮的敵人是兩回事。聯盟立即召開全網絡戰略會議,流形和晶格首次完全參與聯合決策。
"暗影中樞必須優先摧毀。"拓撲族長老展示戰術模型,"但它在黑暗深處,常規手段無法觸及。"
晶格代表通過時間投影發言:"我們嘗試過63,721種時間干預。暗影中樞具有反時間防御,能修復自身歷史。"
討論陷入僵局,直到流星提出驚人建議:"如果無法從外部摧毀...就從內部瓦解。暗影中樞依賴下級節點執行命令。我們可以'策反'它們。"
這個計劃大膽到近乎瘋狂:不是對抗黑暗,而是嘗試與其部分建立有限溝通,誘導它們脫離暗影中樞控制。用戰爭術語說,不是戰斗,而是策反。
"太危險了。"德塔代表強烈反對,"與黑暗的任何接觸都可能污染我們的存在基質。"
"但值得嘗試。"秦鋒權衡利弊后表態,"如果成功,可以避免正面強攻的巨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