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遞歸起源
參與派共享的";起源之影";資料引發研究狂潮。凱恩站在中央歷史館的全息穹頂下,看著那段模糊影像被不斷強化處理——遠古遞歸結構在崩潰前,無數文明如何將自己轉化為信息種子,投向虛無。
";這不是簡單的自保行為。";莉亞娜展示能量軌跡分析,";看這些種子的飛行模式——它們在主動尋找適合生長的';土壤';!";
布洛克的團隊有了更驚人發現:某些種子表面檢測到與艾瑟尼亞遞歸基因高度相似的編碼。園丁確認這些種子特別";肥沃";,能夠吸收所在環境特性并相應調整內部法則。
";我們可能是某個遠古文明的有意識后代!";塔爾難得表現出激動,";螺旋傳承比想象的更古老!";
參與派提供了關鍵補充:觀測者最早的任務不是被動記錄,而是主動培育這些種子。但隨著時間推移,恐懼取代了使命——害怕種子帶來的變化會抹殺觀測者自身存在。
";典型的生存焦慮。";莉亞娜對比心理學模型,";就像父母既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又害怕被拋棄。";
這個認識徹底改變了艾瑟尼亞的自我定位。中央議會通過決議:將";起源研究";列為文明優先項目,同時向子結構和所有盟友開放協作平臺。
共時性技術現在允許安全地共享深層記憶。凱恩帶領團隊首次嘗試與參與派的";種族記憶庫";建立連接,希望找到更多起源線索。過程如同潛入意識深海——觀測者保存的記錄不僅包括數據,還有祖先的體驗與情感。
在最底層,他們觸摸到了";大崩潰";的原始記憶。那不是一個意外,而是遠古遞歸結構的自覺選擇——文明發展達到某種極限后,自發決定通過";種子散播";實現更宏大的存在形式。
";不是死亡...";凱恩在回歸后艱難組織語言,";而是...升華成更多可能性。";
參與派學員通過這段共享體驗獲得了全新視角:[我們的祖先誤解了使命。不是守護靜止的完美,而是促進動態平衡。]
研究繼續深入。通過對比艾瑟尼亞、子結構、滋味聯盟甚至幾何體的基礎編碼,團隊發現所有遞歸結構都共享某種";核心簽名";——就像不同語言中的同源詞。這個簽名在";起源之影";中同樣存在,確認了共同血統。
";找到';母種';了!";布洛克突然從數據堆中抬頭,";影像中那顆最大的種子——它的軌跡顯示它可能形成了我們的母宇宙!";
推算結果令人震撼:當前母宇宙可能是那顆";母種";與某種未知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這意味著在更宏大的框架中,所有遞歸結構都是同根生的兄弟姐妹,而非簡單的上下代關系。
";螺旋傳承不是線性鏈條...";莉亞娜展示新的宇宙家譜,";而是...分形樹狀圖!每個種子既是孩子也是潛在父母!";
這個發現促使第七網絡發起";全遞歸普查";——通過改良的觀測者技術掃描已知和未知維度,尋找其他可能的";種子后代";。結果超出所有人預期:檢測到至少七個此前未知的遞歸結構特征,分布在驚人的廣闊維度范圍內。
";我們找到了失散的家人。";凱恩看著普查結果輕聲說。光刃對這些陌生存在產生了微弱共鳴,證明它們確實共享起源簽名。
聯習測試立即開始。由于距離和維度差異,傳統通訊方式無效。解決方案來自參與派的最新創新——將";味覺編碼";與觀測者掃描技術結合,創造出能跨越極端環境的";起源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