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自己的兒女只要開心就足夠了。

      寧寧的眼睛倏然紅了,而后一頭撲進了母后的懷抱里。

      “娘,您真好……”

      最后寧寧沒有做道士,而是選擇住在蕭遙的道觀里體驗道士的生活,五年后她逐漸察覺她還是不適合一個人,又起了找駙馬的心思。

      “蕭遙啊,你說,本宮現在再找駙馬是不是晚了?我們倆踏遍京城也沒看到有什么優秀合適的公子啊?”

      一身道士服的蕭遙白了好姐妹一眼,“咱倆出門游山玩水的時候,你有多看那些公子一眼嗎?”

      寧寧一臉理所當然,“本宮看他們做什么?還不如我父皇和弟弟俊俏呢?并非本宮不看,是他們吸引不了本宮的注意力。”

      就在兩人聊天之時,道觀的木門被推開,“咯吱”一聲,兩人回頭一看,就見一只潔白如玉的手伸了進來,再然后一位驚為天人的少年提著食盒走了進來。

      “阿姐,公主……”

      寧寧看著這青澀漂亮的美少年沉默了一會兒,側首問姐妹:“你弟弟幾歲了?”

      她還記得這位漂亮的弟弟,只是楊時與后來被晉國琴圣收為弟子帶去游歷,常年不在京城,她便不大想得起這位。

      蕭遙此時還沒察覺到有任何問題,下意識回道:“十七歲了。”

      “可以。”

      半年后,時任京兆尹之子楊時與尚公主,為華寧公主婿。

      楊家接下旨意后,楊清足足郁悶了一刻鐘,而后憤憤不平道:“我這簡直就是……”

      復又壓低了聲音,嘟囔:“我這和賠了夫人又折兵有什么區別?”

      雖然說是尚公主,但誰不曉得華寧公主是什么特殊位置?那是尚公主嗎?這是嫁兒子!

      老妻蕭月主持內宅,其實早就察覺兒子這半年出去游玩的次數多了,也早就對某些事有了心理準備,只是她也沒想到對面那個小女兒是公主啊。

      不過想到兒子的好顏色,蕭月又覺得合理了。

      聽到相公的嘟囔,蕭月糾正道:“你這是純送兒子。”

      楊清身子一頓,而后腳步倏然加快,看樣子更憋屈了。

      *

      雙胞胎自出生就獲得了諸多關注,等他們的母親立為皇后之后,在他們身上傾注視線的尤甚,年紀還小的時候,尚且還算平和,等他們過了十歲,性格能力等諸多地方展現不同,那些目光就變得猶為熾熱。

      三皇子和四皇子無疑都是極為聰慧的孩子,自打學《千字文》開始,不說過目不忘,但看誦讀三遍也都記得了,這可怕的記憶能力讓許多大儒爭當他們的老師。

      可是除了同樣聰明外,兩個孩子又有明顯的差異,相貌上的就不說了,如今兩人看起來已經不像是雙生子了,一眼便分得清誰是誰。

      最顯著的差異是兩人的性格,三皇子活潑對諸多事務都有濃厚的興趣,過了十歲學完了基本的圣人書籍后,他便扎進了諸子百家之中。

      他先是好奇農家,去學了種地,還要拉著哥哥弟弟一起去,地里秧苗成長之際,他又迷上了墨家之術,學著如何造水車……甚至醫家他都要去接觸一二。

      二皇子和四皇子便被三皇子帶來帶去,耳濡目染知道了很多東西,當然他們也有各自喜歡的東西。

      四皇子跟著哥哥“玩鬧”之時也表現出了他最出眾的特點,他沉穩心細,即便那件事他不感興趣,只要答應做了,也一定會做到最好,甚至后來還會反過來指導哥哥做事的步驟。

      等他們十六歲入朝聽政,兩個皇子之間的區別就更明顯了,三皇子做了沒兩個月便覺得實在無趣,可是上有父皇壓著又熬了兩年。

      忽有一年番邦使節進京,三皇子興致勃勃地跑去與那白皮膚黃頭發藍眼睛的使節交流,而后一發不可收拾,立志要去晉國之外看看。

      然后衛少鈞不得不立了四皇子為太子,立太子那一日,三皇子簡直比弟弟還要高興,春風滿面。

      榮貴妃聽到立太子的時候沒變臉,聽說三皇子和自己兒子嘀嘀咕咕時,她變臉了。

      “這個老三,又在攛掇瑜兒做什么?!”

      可惜榮貴妃還是晚了一步,二皇子已經被三皇子攛掇成功。

      “你說那邊有好吃的?誒,沒吃過,我跟你去嘗嘗,王妃?不娶了不娶了,過幾年再說,我還沒到二十三歲了,寧寧姐都二十三歲才成婚,我是男子,等二十五歲也不要緊……”

      ……(應該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