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信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雨一直下。

          同福客棧掌柜的如釋重負。老道就是他的救星。他可算弄明白了,黃毛就是故意讓他看《圣經》。這東西能瞎看嗎?我只想大聲喊出來,我們家信的是武財神關二爺!

          托德和老道結伴而行回松江。這次平江和烏程的外出公干嚴重的影響了他的判斷。因為他需要向教會匯報一片大好的形勢。

          太平天國拜上帝教的影響之下,江南一帶有了很好的群眾信教基礎。強行的也罷,自愿的更好……教會很早進了江南,布局甚大,所圖謀的當然老大了。后來那個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就是受洗的代表家族。哪個宋家?就是出了宋氏三姐妹的那個宋。

          劉繼中每天忙的腳不沾地。不是給人看病,就是在打探消息。雖說他和托德之間過命的交情,也總不能天天吃他的喝他的。劉繼中最大的本事就是空手套白狼。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四處化緣打秋風,還有附帶的一手靠譜醫術,一路上游方一路隨地解決大小路費。吃的,喝的,住的,都能靠本事就地辦了。托德跟著一路看下來也是嘆為觀止。對于江南人心善良、民風淳樸更有了直觀感受。他就沒想到自己就是個西洋鏡,多少對老道打秋風白嫖有加成作用。

          劉繼中:“……”

          我憑本事賺來的,你說我是靠這身道袍?還有我五十多歲的年紀?你怕不是理解錯了什么叫本事吧。就那吞鐵釘小孩的家長封銀給了五十兩,你覺得我像那些坑蒙拐騙的人嗎?

          兩個人這樣一來行程就被耽誤了不少。原來五六天就能到松江,足足花了半個多月。

          半個月就半個月吧。反正托德現在有的是時間。正好老道同行,白送了一個免費的語言老師,又可以深入了解江南大地的風土人情。這么多材料,做一個社會調查報告都夠了。

          回到松江托德忙著去教會交流心得,和劉繼中分開。

          劉繼中按照和張問遠他們商量好的,打定主意把正做窯工的小鬼盛小生弄回來,跟著他跑江湖傳信。一來他這一身醫術需要有一個正經傳承人,二來窯工這活計畢竟非常搓磨人的身體。十三歲的少年,小身板營養不良,耽誤了發育。天天下窯搬磚,燒火吃灰異常辛苦。窯頭脾氣火爆,非打即罵,不是個長久辦法。

          等他真正的把人領出來,劉繼中羞愧難當。

          太苦了這孩子。全身上下沒有幾塊好肉,都帶著傷。有的地方是窯頭打的,有的是磚窯推拉扛敲搞出來的。

          劉繼中說明了來意,窯頭滿臉的嫌棄。“趕緊領走吧!病不唧唧的吃白飯。干活啥也干不動,沒用東西!”

          劉繼中摩挲了一把少年的脊背,苦澀地問:“餓了嗎?劉教頭帶你吃面啊!”也沒管旁邊有人,說話都沒加小心。他暗自慶幸來得及時。如果再讓這個孩子待個把月不知道能不能支撐下去。

          “嗯。”瘦弱又倔強的孩子答應了一聲。眼眶里霧氣蒙蒙。

          劉繼中懊惱自己把孩子送進了火坑。他自責要給孩子謀個好人生,決意一身的本領要好好的都補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