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軍火買賣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北風吹。

          軍火買賣能瞎搞的?

          那就分什么人什么時候干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就問哪個資本家忍得住?下線其實不難找。火槍這種東西根本不愁賣。但是也捺不住官府出臺批文管制。

          看家護院的地主老財大老板們,誰沒有個安全意識。這烏程上下別說上千條槍,上萬都能賣掉。可惜只能偷偷買,過不了明路。黑市的東西可以賣的貴,沒買家也沒用。根本就沒下家肯出高價。原因嘛都怕被官府秋后清算。你們湘軍營人馬一空都走了,讓我們接盤挨雷劈?

          一支洋槍洋人出售九兩,制造局自造賣給綠營十七兩。自造的還不靠譜,炸膛、走火經常的事。綠營的人馬自己都怕。烏程的武庫那四千余支槍可是筆大買賣。武庫的記錄包括三部分槍械。有兩千余條舊槍收繳了太平軍敗軍、潘天順等大小槍船團伙的用槍。還有八百支槍配屬給湘軍營。另外一千兩百支制式槍是新近才調撥過來給團練組織水軍和城防軍備用的訓練用槍。

          攏共這些槍,一聽說要裁撤,還欠餉嗷嗷待哺的一營人頓時就行動起來,攻打太平軍都沒這么拼命的架勢。等婁營頭等幾個軍中主官和府臺衙門派的人過來打開軍械倉庫,別說槍支,彈藥殼都沒看到。

          *婁營頭那幾人是知情不報。開玩笑,沒錢發餉銀這一營人嘩變,自己吃不了兜著走。能不能活都不知道。能撈到手的銀子有一分算一分,都是憑本事拿的。從湘省一路殺到浙省,勞資也是刀口舔血用命掙來的!說什么“將心向明月”,天天喊口號,保衛大清皇圖永固,能吃飽穿暖喂養老婆孩子嗎?能養老嗎?手下人跟了自己這么久怎么能不落點好處?所以“明月照溝渠”,現實就是這個樣式的!戰事已經歇了,沒有橫財的來路。朝廷不管湘軍的餉銀,所以守城營只能靠收厘稅,還有稅卡分潤做開銷。

          烏程的情況比照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作為太平軍最后一個重兵集結的城市,湘淮軍攻破城防斬殺萬余人。許多太平軍在陣前崩潰,潰兵四散奔逃。必須提防著有心收攏這些潰兵的太平軍余孽重新集結起來攻城拔寨的鬧。這是當初烏程留守駐軍的原因。原來一共三營人馬呢!已經調走了兩營西去。有仗打來錢快。婁營頭也想去,眼紅也沒辦法。軍令如山。他們守著烏程等命令。現在是要卸磨殺驢了,最后整出個裁軍來!就問前面的欠餉什么時候發,難道讓我們營的兄弟喝著西北風回家?欠餉呢?兄弟們眼巴巴還在等呢。**一營人馬的欠餉有五萬六千兩,都是兄弟們一刀一槍拼命搶下來的。再不給錢,等人馬一散問誰去要?

          武庫里滿打滿算的那幾千條槍,先下手為強。若是能賣個好價錢,婁營頭這支人馬也算是收支相抵,差的數目也有限了。所以長官們都揣著明白裝糊涂。

          婁營頭睜著眼說瞎話:“賊人可恨!請府臺大人照會知縣,即刻查辦!倉庫守備畏罪潛逃,本營也會協辦抓人。”

          府臺衙門的跑腿兩腿戰戰:“大人!這這這……”這事沒個善了啊!

          “趕緊告知府臺大人,督促知縣查辦要案,刻不容緩!耽誤一刻等倉庫守備跑遠了,可就魚入大海沒處尋了!”

          辦事人兩眼汪汪的跑知府衙門回稟去了。該有的程序一樣不落,衙門、軍營一通雞飛狗跳的亂乎。最后經辦的烏程知縣出了個文書應付了事:查烏程武庫守備松懈。賊人于戌時初刻盜取武庫槍支若干、彈藥若干。賊退。次日晨,守備發現案發,畏罪潛逃不知其蹤。

          知縣兩眼一抹黑,什么明月!仕途一片愁云慘淡。硬著頭皮交差,公文送上去知府衙門的時候已經開始準備回老家的行李。烏程地界就這么一畝三分,出什么事知府大人心里明鏡似的。至于上頭究竟怎么發火,要怎么追究?怎么還想要我一個查辦案件的小小九品知縣償命不成?翻遍大清律沒這說法。好不容易捐個知縣,當我好欺負的么?彼其娘兮!知縣生氣,想和稀泥沒機會。交了文書就躲不開事。什么事實不清,證據不嚴,錯誤頗多,查辦不力……一連串的帽子壓下來肯定要垮。那跑路也就成了一個選項。

          望熙樓食客魚龍混雜,小六就聽說了烏程軍營最近出問題,丟了很多槍械彈藥。沒成想這好事居然也輪得到他染指:賈明誠從野路子打聽到有人手里四支八九成新的洋槍要出手。賣成功給一塊鷹洋介紹費。

          “洋槍好用,有這路子可以攢起來兩把槍。”毛學旺自從教了老二射術之后沒摸到槍,聽到消息覺得有點技癢。倒是可以弄兩支教學用,剛好自己手里新賣了山貨有一筆銀子。毛學旺就想看看洋槍的成色。

          “漢斯造洋槍九兩一支。黑市翻番。能二十兩拿到手。”小六傳遞的消息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