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莫須有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多云。
張問遠尋人,繞過主路多跑了幾條胡同到烏程最大的客棧“東萊”記左方第二、三兩家中間墻角。在原來刻的云月標記“(二)”上,他新留了示警撤離的“(X)”和向東去的“?”記號。劉繼中和焦丙看到標記就會知道他們的去向。然后如法炮制,也用野貓的警訊喚出老五火速會合。老五沒敢多問,啥也沒拿就翻墻出來,跟上張問遠趕去新周在碼頭附近的一排營伙房。
老四躥出來帶著一個包袱,拎了兩支洋槍。老五趕緊接了洋槍背挎在背上。
“老二在松江!”
老四又回去從不知哪里扛出一大箱火藥,一包袱的火槍鐵彈,喘的呼哧呼哧的。
三個人叮咣叮咣弄這些東西到城東指定地集合,哈巴狗兒似得只顧伸舌頭喘粗氣。累慘了。什么也不說了,抓緊登船。眾人就慶幸直到現在還沒有被人發現。
張問遠:“老二怎么通知?”
毛學旺:“我們這船怎么走?”
老四:“我去松江一趟,盛小生需要撤嗎?他可能有危險。”
張問遠:“老二先等等通知也可。就算有人針對我們,也還要三兩日。新周的快船最是便捷,可也快不過騾馬車。至于盛小生,他們查不到他的頭上。我們從太湖水路走,不經頔塘。”
最后一句是和毛學旺說的。
不管陸路還是水路,走官道永遠是最快捷的。既然是撤離,總不能大搖大擺的走大路了。
老五問:“張教頭,我們這是去哪里?”
張問遠相當于童子營的中樞神經。他原本在天京童子營主管斥候小隊和刺殺小隊的訓練。精于情報收集分析整理和制定斬首行動。在決策上毛學旺一向聽的多,說的少,以張問遠的判斷和意見為主。
張問遠:“向東去,走一步看一步,找找哪里有容身的所在。”
老大杜中跟隨張問遠做了許多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事情。他對周邊的情況了解的頗多。于是老大說道:“東邊有潯鎮、震鎮、望鎮、黎鎮、盛鎮、周鎮、昆城……許多可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