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笤帚

          一屋不掃何以掃大街?

          多云轉陰。

          望鎮說大不大。一片街坊鄰居都知根知底的。突然來了幾個外來人,八卦之火永不滅。誰也不想回家就板著臉在家里穿行而過。一點都沒有生活的快樂。就像炒菜,沒有辣椒,也要放些醋、醬油、麻油之類的調味品。天天吃鹽那是沒辦法,還是要加一些其他的佐料豐富一下味道。

          老大不知道他們這一家“有點傻”的人在望鎮沒掀起一個時辰的波浪就徹底的埋沒了。被談論的也就是飯間的一句:“今天有外地人來店里買東西,算賬都算不清楚。多給了我好幾文錢!”

          這是張問遠刻意為之的。貪小便宜不是毛病,可以慣一下,先給他們些甜頭吃。后面可有的用他們呢!要從這些坐地戶嘴里套信息才是張問遠的目標。菜市、茶肆、酒樓、客棧、雜貨鋪子、碼頭、驛站,這些人員流動多的地方從來都是魚龍混雜,消息滿天亂飛。

          毛學旺在看哪里有空房租用。既然定下來要在望鎮一段時間,找個落腳地方。要不然船上沒吃沒穿睡不好的,人會垮。身體、精神都撐不住。

          焦丙這四人自從撞過一次水中的暗礁,一路順水推舟的再沒有出差錯。新手大禮包收的各個紅光滿面的。不但學好了見風使舵,捕魚撒網也改善了生活。等他們興沖沖的到烏程去找人卻傻眼了。客棧墻上的暗語居然示警,并撤向了東方。

          一鼓作氣,再而衰。盼望著到烏程會師的焦丙等人只得順頔塘而行。他們反正也沒有什么好躲的,悶頭往前走。運河比那條出事的新安江可要友好多了,江心沒有暗礁。無非注意來往船只,不要擱淺。就在他們士氣低落的時候,船到了鶯脰湖碼頭。

          劉海在碼頭幫工。他識數,人也機靈。一家絲行的掌柜的讓他在碼頭做統計和看庫房。

          因為張問遠他們租的就是掌柜的住房,簽了一個租房契約。掌柜的看他們這幾個人說話行事頗有禮數,更能識文斷字。剛巧他的絲行也用的到人,所以讓兩個人給他做幫工。

          老大跟掌柜的兄弟出去采買的時候幫著記賬和搬運生絲。老五在碼頭庫房幫掌柜的幺弟看進出貨物。

          掌柜的楊青火最近有一單生意要送盛鎮,靠他兄弟三個也實在有些忙不過來。上工幾日觀察下來這兩人都挺得用的。用著趁手。自己兩個弟弟對新人的評價都好,楊青火自己偶爾過來盯一下貨,多數時間都忙著跑盛鎮。

          *按照楊青火想法,在望鎮做領投,收生絲和綾綢的中介費,收入還不夠高。還是得排織機當機戶,再慢慢的從下縣莊做上店貨莊,甚至廣莊,這條路才是發財的金光大道。過年的時候楊青火就開始忙著拉攏和說服他的兩個兄弟,還有伯父叔叔家要去盛鎮開綢行。

          他自己錢財有限,只能置辦起三臺織機。要自己做機戶,至少需要二十臺織機以上才算有些氣候。雇傭織工、穿綜工、牽經工等,也需要付出銀兩。大不了就問親朋好友借債來辦。

          如今長毛禍亂根絕,百廢待興的時候。楊青火打算拉著青金和青土,兄弟三人好好闖蕩一番。

          做織布賣盛綾的大生意。

          望鎮雖然占據東西南北大通道的地利,卻沒辦法留住人。望鎮實在是不適合啊!夏秋蚊子太多了,真的受不了。誰也想不到有這么一個地方居然會被蚊子鬧到經濟不景氣,人氣凋敝。一屋不掃大街更沒人掃。只有等官府下力氣整飭環境,根除弊端,創造良好的營商、居住環境,才能留得住外來投資客。等到望鎮醒過來,機會已經溜走了。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卻喂到了鼻孔里。

          盛鎮的綢市如今已成氣候。各方商賈都往盛湖綢市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