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禮尚往來

          窗前誰種芭蕉樹?

          枕上三更雨。不慣起來聽。

          天空陰沉,烏云低垂。

          驚蟄之后,春雨適時來給江南大地補水。燕子南來,大雁北飛,天氣一日日的轉暖起來。

          焦丙和毛學旺還在碼頭找貨源。一回生二回熟。等認了門路下次再來就簡單多了。現在只能多費心找找看,這個開始純屬瞎貓碰死耗子。

          洋人傾銷到租界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棉布、棉紗。洋人有先進織機,生產棉布效率高,有貨源、資金、人力、技術,賣的棉布又好價格又低。一尺棉布進價十文,售價可以賣到十五文。所以銷量很好。

          討生活的焦丙遇到了貴人,潯鎮商人屠敏。他進貨了二十丈一包,總共五十包棉布打算拉回潯鎮。屠老板一直詬病新周的船費。遇到焦丙他就直接開價十四兩,問能不能跑一趟。

          水運一里按一文錢算,一程兩百八十里,運五十包就是十四兩。毛學旺的算盤比焦丙要精。他沖著船老大點頭。焦丙按照前面商量好的,貨少不夠的不算包船,要再接一些貨,才答應了屠敏簽租船合契。

          屠敏看了好幾眼焦丙拿出來的望鎮制式運單,填寫上自家商號、收貨地、給銀等信息,心里更加安定。以至于焦丙說路上的稅卡厘捐讓他付,屠敏都一口答應了。也算是禮尚往來吧!

          屠敏:哼,新周報的運費兩文錢一里,總算下來一尺棉布少賺一文三。這還得了?

          焦丙兩個想的就簡單多了。一趟十四兩呢!除開吃喝跑用,繳納稅金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路上走的順利比什么都強!身上有把力氣,辛苦算的了什么!看起來船老大還是很有前途的,比抓魚撈蝦賺的強十幾倍。

          只是這門生意也得跑通關系,不然被眼紅的人三兩下就排擠出去。老四神經大條,一直咋唬要買船跑河運賺銀子,又說不明白能賺多少錢。這來回跑一遭之后一行人可算是弄清楚了。這就是抱上個金娃娃。

          還是這句話,安全這個產品價值千金。若是路上有什么差錯,運的貨發生問題比如下雨進水了,裝船貨損了,被人搶劫了……總之船老大得把腦袋別褲腰帶,安安穩穩的送貨到地方也是真有本事。如今焦丙不慌張,半船都是人呢。十幾個人手個個有好身手,帶著六支洋槍。只要沒有洋炮上來轟,真沒什么好怕的。把舵四顧感覺自己迎風高一丈。

          他們這條三丈五尺的船,滿載可以裝約二十立方。載重也有限制,多了裝不下。碰到大客商貨多還真接不了生意。且等有了銀子再說吧!

          窮的窮死,澇的澇死。誰要敢在江面和碼頭排擠打壓江望焦記,就攘死誰!有銀子才有肉吃,天天吃魚沒意思。別人不知道,裴勇只是饞肉。

          新周的快船價格高,跑這種中長途快船船體小,人力不濟的問題逐漸顯現。周生貴正在逐漸的把快船收縮到跑短途和特需的小范圍,主要用于集貨、跑急件和送人。從前河面上常見的往來穿梭如風那些快船越來越少。好像這個“從前”,也就半年的時間?

          新周還是繼續在攢漕運船。漕船拉的貨多,還節約船工。大不了再改造幾艘船都裝上火炮,保證安全。烏程府別的不多,洋炮真不少。大前年太平軍留下的散亂東西沒人看見,也就沒被搜刮走。反正也沒有一本清楚的賬冊,就算有賬冊也是個糊涂賬。隨便勾畫一下的事。只要知府、總兵睜一眼閉一眼,什么事情都容易。

          周生貴幾次來租界看到碼頭停靠的輪船,眼界已經又變高了。以后新周做大了也要入手這樣的大船。燒煤的什么機,不靠船工劃槳、掌帆。載貨更多,行船又快又穩。大老板的思維總是不斷追求進步,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