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朱高焱凝望如此景象胸臆之間頓起無限豪情壯
鄭和忽然言道:“太子殿下,二位王爺,能否容臣說一句話。”
語畢,轉(zhuǎn)向朱高焱,鄭重一拜。"梁王殿下,愿殿下千歲萬寧!”
此景讓朱氏三兄弟的笑容瞬間僵住。
朱高熾倒也沒怎么在意,僅輕笑了兩聲。
朱高煦與朱高燧的臉色霎時比鍋底還暗沉。
鄭和是同他們兄弟二人一同長大的玩伴,童年時代曾一起在河里捉魚,成年后又并肩作戰(zhàn)。
世人皆知他與兩位皇子的情誼深厚。
然而此刻,鄭和卻中斷了與他們的交談,轉(zhuǎn)而向朱高焱行禮問候。
此番冷落,令二人心中不免有些失衡。
只見朱高焱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了整齊潔白的牙齒:“平身,不必客氣。”
鄭和神色莊重地道:“微臣得以前航萬里之遙,全賴殿下洪福庇佑。”
“殿下一賜司南妙用無窮、地圖精準詳盡、醫(yī)藥齊備救難,這才保全無數(shù)海員性命。”
“若非殿下昔日提點相助,微臣怕早已葬身怒濤之中,焉能重歸故土?”
“今日微臣代表下西洋全部將士船工,再次拜謝殿下恩德!”
說罷,再度深深叩首。
朱高焱看著這一幕忍不住莞爾:“鄭和你啊,實在過謙了。”
其實當年那不過是隨手之勞罷了。
彼時鄭和出洋遠征時,他還不過六歲幼童。
聞聽鄭和將赴海外開辟疆途,便慷慨解囊奉上自家簽到所得的部分寶物,并親手繪制了一份粗略的世界地理圖譜交予對方。
如今回想起來,這不經(jīng)意的一樁小事竟在遠洋探險過程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
禮數(shù)既畢,鄭和步入大殿核心區(qū)域站定。
此時朱棣也已端坐龍椅,殿堂氣氛再次回歸肅穆威嚴。
鄭和恭謹施禮后振聲道:
“小臣鄭和參奏——”
“永樂七年九月受命擔任大明市舶司正使。”
“與副使王景弘、候顯等率領(lǐng)水師兩萬整訓精銳將士,乘御四十八艘巨艦組成浩蕩船隊。”
“自太倉劉家港揚帆啟航,沿途遍歷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里馬丁、交闌山、爪哇、重伽羅、吉力悶地、西嵐、彭亨、東西竺、龍牙伽邈、淡洋、蘇門答臘、花面、龍涎嶼、翠蘭嶼、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多個域外國度。”
所訪各邦無不由當?shù)貦?quán)貴派遣要員作為正式使者隨同船隊抵達中原獻禮朝覲。"微臣斗膽懇請皇上圣鑒,詔允接見!”
朱棣沉吟片刻,手指交疊于膝上緩緩說道:“這其中提到的‘西嵐’朕倒是不曾聞悉呢。”
鄭和解釋道:“回稟陛下,這西嵐乃為重伽羅附庸之新興王國,首次獨立建政。”
他又補充道:“此次特攜皇太子及公主親自蒞臨京城祈愿圣朝頒授符節(jié)詔敕。”
至于珍貴貢品,則包括大型沉香原木九株以及上好龍涎香達十升。
此外,余眾前來賀禮之國家也是各有豐呈貢獻。
朱棣微笑,向其孫朱瞻基傳遞了一個示意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