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兄弟鬩墻
第471章兄弟鬩墻
跟專攻高檔餐廳起家的“美心集團”不同,榮華餅店是元朗傳統老字號,創始人劉培齡,人稱培叔。
1950年在元朗區開設榮華酒樓,四層,三十張桌子,另設餅食外賣服務。后來,劉培齡融入巧思,把傳統月餅,老婆餅做口味升級。
市場上大受歡迎的白蓮蓉口味月餅,便是培叔的得意之作,引得眾多餅業同行效仿,叫榮華酒樓一舉成名。
目前榮華酒樓在旺角,觀塘,港島仔,荃灣,深水埗開設五個門市。
是元朗區的餅業龍頭,但發展已到上限,想要再擴張生意。必須蓋廠房,集中生產,并進攻內地市場。
趙聿修是劉培齡的好友兼伯樂,最早出資,幫劉培齡建酒樓。是榮華餅業的第二大股東,和商業化操盤手。
他看重忠義集團在內地的政界關系,不斷發力,終是促成榮華跟老忠的合作。
忠義集團出資一千三百萬港幣,獲得榮華餅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成為榮華第三大股東,但并不參與管理。
這輪股權稀釋之后,劉培齡只剩百分之四十七的股份,趙聿修剩下百分之三十三。
餐飲業最大的特征,便是品牌創始人擁有最大權益。一個好的餐飲品牌,旗下必有好產品,好產品是不愁銷量。
更不愁投資人。
要投榮華餅店的人其實很多,只是忠義集團背后的市場資源最大,才獲得劉培齡的點頭。
跟劉培齡,趙聿修和兩名元朗鄉紳,在榮華酒樓的包廂里,吃了一頓“簽字酒”后。
尹照棠剛登上車,打算回到尖東,忽然接到廖志鴻電話,只得調轉車頭,前往沙田區,石門道的新界殘疾人協會。
由于沙田是距離九龍最近的一個新界區,鄉議局,民政事務署的駐地,都選在沙田,一些注冊的社會團體,民間組織,辦公室也多選在周邊。
經過兩年的辛勤努力和家族支持,廖志鴻在殘疾人協會中聲望崇隆,廣受支持,今年既是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年。
又是鄉議局,殘疾人協會的換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