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戰爭的陰雨
這種150毫米牽引式多管火箭炮,但凡對漢斯國有所了解的朋友,定然不會對此感到陌生,6根內膛有導軌的150毫米火箭炮管呈六角形,被安置在Pak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上。
遠遠的看,和張啟麟前世所處的華國,所研發出來的63式107毫米輕型牽引式火箭炮,略有些相似的地方。
孫策良站出來講解道:“總司令,這是41型噴煙者火箭炮,它目前主要有兩個大的缺陷,首先射程太近,只有6公里多點,而且火箭的彈著點散布很大。”
“我們現在正對41型噴煙者的結構和發射管,以及其使用的Do38型150毫米火箭進行改進,想方設法讓他的有效射程突破9公里,散布控制在80×50米。”
“不錯,預祝你們早日完成改進,投入生產列裝我們軍隊。”張啟麟勉勵道。
現今衛國軍各師的師屬榴彈炮團,雖然也裝備有眾多的重型榴彈炮,但是卻沒有這種能在短時間內,朝著敵有生力量集結區,傾瀉海量炮火的火箭炮。
談論起火箭炮,倒是讓張啟麟又想起來另外一種漢斯國的武器:“對了,你們現在在遠程飛彈方面,有沒有研究?”
“總司令,你說的是V2式遠程火箭吧。”孫策良開始講起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有V2遠程火箭的相應圖紙,不過有很多技術方面的壁壘還沒有攻克。”
“無論是液體火箭發動機,還是電波導引系統,或者說是火箭的液體燃料,我們都還在剛剛開始研究,距離真正研發制造出來,恐怕還要費上很多功夫。”
“不著急,我相信你們。”張啟麟心里很清楚,像遠程火箭這種高精尖的武器,絕非像搓泥丸那般簡單,其研發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將地面上的幾個大廠房參觀完后,眾人乘坐上車繼續行駛,最后果真如張啟麟之前所料的那樣,車隊隨之駛入一條隧道,進入了伏虎山的山體中,而這里面的空間,遠比張啟麟想象中的大。
一行人來到一個類似組裝車間的空曠大廳,柯學良拿起一個酷似大哥大的物體,自信心滿滿的向張啟麟介紹道:
“總司令,這是我們部門研發出來的單兵式步話機,總重量才不過2千克,工作波段為4~8兆赫,通信的距離視具體情況而定,大約在2~5公里之間。”
柯學良指著旁邊更大的步話機,“而這個背負式跳頻步話機,因為功率增大導致,其總重量達到8.5千克,工作波段約為12~30兆赫,通信的距離大約在15公里左右,最遠可以達到20公里。”
眼前的兩種步話機,瞬間便引起了張啟麟十足的興趣,要知道衛國軍現在只有坦克和裝甲車,才裝配有大功率的通信設備,像這種輕便到可以裝備到步兵單位中的無線電通信設備是缺乏的。
仔細翻看一番后,張啟麟問道:“我們現在可以量產這兩座步話機嗎?如果可以,兩種步話機的造價大概是多少?”
張啟麟想將單兵式步話機和跳頻式步話機,分別發放至衛國軍的排、連、營級,加強衛國軍部隊基層的聯絡。
“可以。”柯學良思索了會,“大的造價約50炎元,小的應該只要18炎元。”